陈瑛:一位育种专家的“谷之情”

日期:2022-05-24     来源:今日农业杂志    浏览:226    
核心提示:陈瑛:1933年出生,谷子遗传育种专家,国务院特贴专家,山西省劳动模范,首届山西省优秀人才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在1月16日闭幕
       陈瑛:1933年出生,谷子遗传育种专家,国务院特贴专家,山西省劳动模范,首届“山西省优秀人才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在1月16日闭幕的山西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种业振兴大会上,省委书记林武提出:“能否再培养出一批像陈瑛同志这样的种业科学家,能否再培育出一批像‘晋谷21号’这样的优质品种”的重大命题。
 
       为激励广大科研人员砥砺初心、勇担使命、建功立业,1月18日召开的全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提出倡议,全省农业科技工作者要向陈瑛同志学习,学习她志存高远、心系家国的理想追求,不懈探索、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
 
       陈瑛是科学家精神的忠实践行者,是我省农业科研人员的标杆典范,她的先进事迹向全社会传递出了强大的正能量。
 
       育种技术 从无到有
 
       “第一次见到谷子是在山西汾阳县陡峭的坡地上,农民的脸上只有苦难,没有喜悦,种的是农家品种,亩产80公斤。”出生在河南从小吃大米长大的陈瑛,在黄土高原见到了谷子,正是这次相遇,她与谷子间的缘分再也未曾解开。
 
       育种是一项应用性研究,要根据生产实际和群众需求制定育种目标。陈瑛自1963年便开始搞谷子育种,她亲自到多地区的田间走访调研,十几年如一日。缺乏种质资源,面对主要病害,陈瑛迎难而上,从不退缩。当高抗谷瘟病谷子新品种晋谷6号在平川地区大面积推广,当早熟复播品种晋谷11号深受群众青睐,当高产、抗旱品种晋谷10号以其独特优势在三晋大地结出累累硕果时,陈瑛朴实的身影仍然在田间地头忙碌着,无怨无悔。
 
       1972年的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没有办公室,没有试验条件,陈瑛和同事商量搞辐射育种,谷子经过辐射处理后,因为剂量不同,有的不出苗、有的畸形苗,陈瑛尽管被干校指导员狠狠训斥了一顿,心里却暗暗高兴,晋谷21号的雏形就要诞生了,“75-2γ-1”便开始重点选育。
 
       谷子种子 从有到精
 
       突破了从零到一的过程,陈瑛在追求优质种子的路上从未停下脚步。1979年,陈瑛调研时发现,群众很少种晋谷10号,大部分种的是75-2γ-1。这一点让陈瑛感到惊讶、疑惑,不种高产抗旱的晋谷10号,为何要种低产且易感病的75-2γ-1?“因为好吃啊!”群众们的异口同声,让陈瑛意识到:群众需要的谷子品种不仅仅是高产,还要优质。陈瑛为此也在努力着,解决75-2γ-1低产感病的问题。偶然机会,陈瑛结识瑞士进口农药“瑞毒霉”,她暗自庆幸:75-2γ-1有救了。但在实验中,却又给了她重重一击。
 
       晚熟区两年减产!陈瑛不甘心,又申请参加中熟区试,三年有两年第一,一年减产,还是不达标。陈瑛来到省种子公司,请工作人员看米色,品尝适口性,金灿灿的小米以其独特的品质说服了种子公司的同志们,在公司的宣传和帮助下,1991年通过山西省审定,定名晋谷21号。自此,晋谷21号在省内外推广应用,持续至今。
 
       农业科研 一丝不苟
 
       搞农业科研,必须下苦功夫。陈瑛的课题组要求从播种、间苗、管理、调查、考种、脱粒都要跟工人一起干,严格把关。只有严谨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才有说服力。陈瑛团队精益求精,选择种子,必须选择整齐一致的单穗;不用机械脱粒,需要人工单收单脱;每一个品种的抗病性、丰产性都要有详细记载数据……
 
       晋谷21号的育成及“汾州香”的转化开发,开启了谷子优质育种,为我国优质谷子生产发展和科技事业做出重要贡献。晋谷21号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山西省科技进步(推广)二等奖,晋谷21号小米连续五届在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银奖、金奖、名牌产品奖等多个奖项……那一座座奖杯,都是陈瑛在田间地头风吹日晒的丰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说:小米还是山西的好。陈瑛团队正是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埋头苦干、不屈不挠的优秀品质选育出优质的谷子新品种,为山西乃至全国的谷子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储备,造福广大种植户,丰富了消费者的餐桌。
 
       在晋谷21号育成和推广应用中,陈瑛深刻认识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饮食意识的提高,谷子育种必须以优质为主要育种目标。
 
       耄耋之年 难却谷之情
 
       从1989年至2016年,退休之后的陈瑛,仍然在一线继续主持研究谷子的常规育种。她克服课题资金不足、工作条件较差等困难,先后主持育成春、夏谷新品种11个。
 
       1991年,“晋谷21号”由山西省审定后,开启了山西省谷子发展史上的新纪元,其在山西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约8000万亩,每年有200万亩的面积,近6亿公斤的商品谷产量。以其为原料的优质小米“汾州香”“沁州黄”“隆化小米”等有50多小米品牌上市。
 
       2002年,陈瑛选育出早熟谷子新品种“余三”,这是她自1996年以来选育的第三个优质谷子新品种,该品种优质、早熟,各种指标都超过历史名米“沁州黄”,粗脂肪、胶黏度、碱硝指数等三个指标超过晋谷21号。
 
       2003年,她将“余三”的开发权转让给山西省偏关县,填补了山西省春谷早熟高寒区优质小米开发利用的空白,开创了经作所育种者自己将成果成功进行商业运作的先例。她主持的课题组被评为“成果转化先进课题组”。
 
       几十年来,陈瑛一直秉持着“小车不倒尽管推”的精神,为我国优质谷子生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她先后主持国家、省级项目十余项,主持育成14个适于不同生态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旱抗病谷子新品种,其中4个通过国家级审定,9个通过省级审定,推广到晋、陕、甘等10多个省市,成为西北黄土丘陵地区的主栽品种。
 
       她个人也因为突出的表现,多次受到表彰,她的事迹更是多次入编论著:1992年入编《中国专家人名词典》;1996年入编《三晋科技英才》科研类和《山西省劳动模范大辞典》;2008年入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篇作物卷3;2009年入编《山西大地夕阳红》——记“吕梁山上的袁隆平”。
 
       “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这是陈瑛这位育种人半世纪的真实写照。她虽然成果丰硕,但却甘愿平凡、不为名利所扰,就像她培育出的“晋谷21号”一样,醇厚而浓。
来源:今日农业杂志

 
 
更多>同类关注三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