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贵在“新”和“实”

日期:2022-06-15     来源:今日农业杂志    浏览:271    
核心提示:日前,文化和旅游部等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等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仓廪实而知礼节。打赢脱贫攻坚战,更多着眼于消除物质贫困,对于更为深层的精神贫困问题,还需要锲而不舍、乘胜追击。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收入逐步提升。路通了、树绿了、花美了、钱多了,此番用产业之手将文化风帆高高升起,便更是锦上添花了。
 
       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之变,受冲击最大的是乡村社会,更为确切地说,是乡村文化。在工业化城镇化浪潮的深刻洗礼中,农耕文明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乡村文脉几度断裂而又顽强延续。而今,文化振兴旌旗猎猎,目的就在于为乡村社会打造一根坚固而挺立的精神脊梁,为农民的幸福感增添最为香甜也最为醇厚的一抹底蕴。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贵在“新”。我们现在要振兴的,不是旧的乡村文化,而应该是新的乡村文化。这种新的乡村文化,说到底,也是一种旧与新的混合体。伴随乡村振兴的推进,不少村庄不再暮气沉沉,有了更多不同以往的全新气象。特别是年轻人入乡返乡创新创业,正在深刻改变着乡村文化的时代内涵。不必担心这种改变会让乡村文化趋同于城市文化而失去特质,我们更应坚信,伴随产业推力的持续增强,一种既散发着乡土气息又奔涌着现代活力的全新文化类型正在中国乡村社会孕育萌发。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贵在“实”。乡村文化应该怎么振兴,怎么才算振兴,归根结底,还是要农民说“行”。要顺应乡村社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演变趋势,把乡村文化振兴的各项工作举措落细落实落到位。多年前,送书下乡蔚然成风,乡村图书馆(室)遍地开花。然而,热闹过后,却出现了不少村图书室门可罗雀的窘境。要想不再重蹈覆辙,除了要用市场、多赢等产业发展理念摆脱单一单向的帮扶思维,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重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过去,在广东等华南地区,祠堂、大榕树下等公共空间,就是乡村文脉的汇集之地。现在,乡村公园、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只要能够用得好、用得活,同样可以承担起让乡村文化薪火越烧越旺的重任。
 
       将创意、设计、音乐、美术、动漫、科技等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这就是内容手段的“新”;结合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项目的业态特点,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新方式,这就是打通堵点的“实”。相信,有坚强的政策后盾,文化产业下乡,一定能够闯出乡村振兴的又一片广阔天地。
 
来源:今日农业杂志
 
 
更多>同类关注三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