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郑村路径”

日期:2024-09-04     来源:山西日报    浏览:572    
核心提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060元,全镇集体经济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0%,全镇集体经济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0%,全镇集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060元,全镇集体经济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0%,全镇集体经济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0%,全镇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近年来,沁水县郑村镇依托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按照“双核九共多场景”工作思路,以湘峪、半峪、侯村、夏荷、肖庄、赵庄6个村委为试点,大胆先行先试,狠抓工作落实,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地区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双核”引领 明确共同富裕“路线图”

郑村镇深化学习研讨,在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方法、找路径,逐步明确了“双核”统领的共同富裕“路线图”。

以党建联盟为核心的“区域共富”工程,在“先锋沁水,强基提升”党建品牌指引下,顺利组建湘峪、半峪、侯村、夏荷、赵庄、肖庄六村党建联盟,打牢全域提升、全域共富基础。

以壮大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工程,立足区位优势,聚焦煤炭煤层气、文旅康养、特优农业产业等,持续做大村集体经济,助推共同富裕。山西龙骏、古堡旅游、沁森宏泉等强村公司陆续成立运行,一批又一批老百姓在这里找到了谋生的“金饭碗”。

“九共”带动 画出共同富裕“同心圆”

郑村镇坚持机会人人均等,坚持分配同质同价,坚持成果共建共享,系统性谋划“共商智库、共建基金、共创工坊、共助教育、共护健康、共享食堂、共济养老、共纾家困、共襄治理”的“九共”机制,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其中,共建基金工程建立以钧和公司为主体的先行区共同富裕投资平台,实现资金共享;共创工坊工程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余家;共享食堂工程打造日间照料中心7所,打造了菜单式、个性化、互助型、微利型食堂;共助教育工程每年为本地户籍大学生发放助学金,促进教育公平;共济养老工程依托“智慧养老平台+志愿者服务”模式,提供家庭医生、送医上门、免费体检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满足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共襄治理工程建立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社区,村村制定村规民约,培育良好乡风民风,推动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步走。

“多场景”发力 跑出共同富裕“加速度”

郑村镇依托独有的文旅、生态等资源优势,打造多种发展“场景”,千方百计带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转型发展的新场景。湘峪古堡投资10亿元打造大景区,进一步擦亮古堡名片;金丝皇菊试种成功,“双百亩”基地成为湘武路沿线景观带,村集体增收每年100余万元;沁森宏泉盘活闲置资产,一条果蔬全产业链继山西龙骏的成功案例后,再次带动全镇20个村级经济合作社每年有增收,实现产值3000余万元。

创业就业的新场景。打造8000平方米的“乡村振兴创业孵化基地”,投资1500余万元的华豫康养文旅公司先期入驻,丰富了镇区购物、婚庆、住宿等服务业态,带动就业100余人;开办“惠民小澡堂”“山货小集市”,切实解决村民们“洗澡难”和山里人“卖货难”的问题;采用“基地+支部+主播”的模式,5名“带货主播”入驻创业,有3名粉丝量已经在5万人以上;组织15名“到村工作大学生”和“两进两回”人才成立“共同富裕先锋小队”。

品质生活的新场景。全镇15个行政村,村集体收入均实现“50万+”,“共同富裕先行区”六村集体经济规模均稳定在300万元以上;全镇15个村率先实现清洁能源入户全覆盖,先行区六村全部用上了抽水马桶,一半以上提前实现集中供暖;全镇15村全部成功创建文明村,其中2个全国文明村,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来源:山西日报
 
 
更多>同类关注三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