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足见国家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度重视。
农业同样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舞台。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体现在哪里?新质生产力对现代农业发展有多重要?
答案是:体现在通过农业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农业生产新动能、经营新模式、产业新业态;重要性则是引领农业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突破、由“大”的时期迈向“强”的转变。
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驻区高校“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正在快马加鞭,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突破创“新”和产业升级增“质”,因地制宜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产业向“新”——
以成果转化应用为要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有现实需求。在不确定因素愈发复杂的当下,求解端牢饭碗的大国“粮”策,依然是丝毫不可懈怠的大课题。
杨凌作为全国四大种业创新基地之一,作物育种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审定通过的1100多个新品种被广泛推广到23个省区,仅小麦和玉米系列新品种在黄淮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超过8.5 亿亩、增产430亿斤。
▲这是在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呼伦贝尔农垦春油菜新品种试验示范田,油菜专家对油菜参试品种生长情况进行分析比对。(资料图)
其中,“西农979”连续10年列入黄淮麦区主推品种;“西农511”小麦、“秦优1618”油菜品种入选全国粮油生产主导品种,在西北五省和黄淮地区示范推广面积年均超过1.1亿亩;玉米新品种“陕单609”单产超过1400公斤,刷新了全国玉米高产栽培记录;苹果新品种“瑞阳”“瑞雪”“秦脆”“秦蜜”等助推黄土高原苹果产业更新换代。
▲这是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玉米试验站,专家查看玉米“一增三改一防”密植高产高效技术下的长势。
以陕西玉米产业为例,杨凌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围绕玉米产业发展技术需求,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玉米试验站,与当地农技部门和企业协作,进行玉米新品种培育、栽培技术集成、推广模式探索。
其中,推广的“一增三改一防”密植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列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增密度提单产主推技术。该项技术2020—2023年期间,在陕西省累计推广2303.68万亩,增产13.40亿公斤。
上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形成了农业新质生产力。
需求向“新”——
以关键核心技术为根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有人可能觉得农业是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不沾边。但是,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农业也可以很先进。
比如,杨凌的小麦赤霉病和条锈病防治技术世界领先,使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降低50.83%,每年挽回损失40多亿斤;成功突破了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系列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促进旱区农业用水效率提高10%以上;攻克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修复这一世界难题,为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有效改善了旱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
▲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已于2022年6月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农业新质生产力,本质是由科技创新主导的先进生产力。如果说科技创新的“从0到1”代表着概念的原始突破,那么成果转化并进入市场则是“从1到无穷大”的路径演进。
近年来,杨凌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布局,通过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中心工程,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农业龙头企业,组建了种业、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畜牧、果业等6个产业创新中心,集聚12名院士、190余名科研骨干人才,构筑以政府为主导,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农业产业创新平台,推动产业链条的延伸、聚集及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发展。
同时,依托先正达建设国家玉米技术创新中心西北中心,培育了嘉禾药业、海斯夫等一批省级“四主体一联合”平台和技术创新中心。
人才向“新”——
以涉农人才培养为基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意味着人才培养工作也要因时而动,因势而新。
杨凌驻区高校是农业领域的创新策源地,是农业人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的资源富集地,也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蓄水池”、“加油站”。特别是7000多名农科教人才,累计为旱区输送农业专业人才30余万人;先后为上合组织国家培养硕博士300名,培训农业官员和专家4万人次。
▲这是来自南苏丹、津巴布韦、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瓦努阿图、利比里亚等国的18名官员在杨凌示范区参加培训。
通过创新人才培养,可以更快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并为本土人才提供学习和发展机会。新阶段,杨凌已建立了完整的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年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超过58万人次。
其中,还先后在全国18个省200余个市县政府、科技机构、农业企业等合作,在产业核心区生产一线协同建立了30个试验示范站、12个产业研究院、50个示范基地、200多个(示范园),涉及粮食、畜牧、果业、蔬菜以及特色产业30多个,成为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源”与“辐射源”。
作为区校融合典范,近年来,杨凌示范区通过深化科教体制改革,打造了全国首例科研和教学单位实质性合并的样板,探索出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区校融合协同创新机制。
面向未来,一路向“新”。杨凌因地制宜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在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的同时,定会有更多创新故事“出圈”。
来源:农业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