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模式 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日期:2024-09-19     来源:大众日报    浏览:579    
核心提示:黄河边吴家堡的田地里,6000亩绿色优质黄河水稻经过精心培育和灌溉,吸收着黄河的滋养,茁壮成长。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勃勃生

黄河边吴家堡的田地里,6000亩绿色优质黄河水稻经过精心培育和灌溉,吸收着黄河的滋养,茁壮成长。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勃勃生机,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近年来,济南市槐荫区充分依托生态、区位、传统等优势,发展“农业+”模式,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在黄河流域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槐荫篇章”。

“农业+科技”做好“产”的文章,为产业发展聚强引领力

槐荫区始终坚持“科技兴农”理念,努力让农业生产由传统的人力、资源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实施品种培优新工程。紧跟科技前沿,建立水稻专业育苗合作社,推广优质品种。注重大米品质源头把控,成功培育“济香1号”“济香2号”水稻本土新品种,建成360余亩水稻新品种繁育基地。

推广生物防治新技术。推动农产品种植向投入品减量型、环境友好型发展,引进“九大绿色防控技术”,建成5000亩绿色防控示范区,水稻生产全程实现“零化学农药”,让减肥、控药、洁田、修复、循环同步实现,亩产值最高达16000元。

拓展机械化场景新应用。按照人才、技术、设备、销售链“四共享”理念,最大限度降低人力投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无人驾驶插秧机节省人力50%,效率提高30%。

“农业+生态”做好“销”的文章,为农产品提升竞争力

始终坚持“绿色强农”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型、健康型、可持续型、高效型、安全型绿色农业,让“绿色”成为农产品的金字招牌。

将产品做“优”。联合省农科院等单位,推进“槐荫四宝”(即吴家堡大米、西郊盖韭、吴家堡莲藕、出口洋葱)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打造过硬区域公共品牌。

将品种做“全”。探索稻蟹、稻鸭混养,黄河水“一步法”稻蟹生态种养技术国内行业领先。推动闲置坑塘水面焕发新生机,开发利用2个千亩水面,通过集成化应用、科技化开发、规模化经营,建设鳜鱼、淡水鲈鱼、南美白对虾养殖等新兴产业,将规模养殖品种扩大至12种,积极打造淡水渔业养殖基地、北方淡水鱼种苗繁育基地,构建“一心两园”渔业发展新格局。

将品牌做“强”。大力创建“槐乡厚礼”区域公用品牌,严格审查认证,着力提升农产品品牌品质。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链,鼓励发展直播带货、产品直供等,拓展网络销售渠道。

“农业+文旅”做好“融”的文章,为群众增收注入新动力

始终坚持“融合富农”理念,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等新业态,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创新融合模式。推广“水稻—油菜花”轮作模式,打造2000亩“花间稻”生态农业示范区,打造提升“稻香花海”3A级乡村旅游景区。投资1.16亿元,建成“泉城稻花香”田园综合体,创建研学旅游基地。举办插秧节、丰收节等活动,发展乡村文旅产业。

创立融合品牌。依托30公里齐鲁黄河景观带,串联“七星五龙”“十三香韵”“沿黄九美”等48个特色村落,擦亮“这么美,那么近,周末到槐荫!一路向西,槐荫等你!”旅游品牌,打造5条乡村旅游线路,每年掀起多拨旅游热潮,有效促进民宿、餐饮、农产品销售等快速发展。

创建融合阵地。推进“七星九美十三香”沿黄村落连片发展,成功引进赛石等20家龙头企业,高水平建设西城高科等23个农业园区,发展绿色产品种植、康养花卉、精品渔业等10个特色产业。

“农业+改革”做好“破”的文章,为持续发展挖掘新潜力

始终坚持“改革助农”理念,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壮大集体经济。

改革生产经营体制、破解生产模式单一难题。着力破解土地承包户“不愿种地”“不会种地”“零星种植不挣钱”等三大瓶颈难题,清理整治耕地5000余亩,协调区乡村振兴公司等企业兜底流转。改革利润分配方式、破解参与方式单一难题。通过联结利益共同体,汇聚产业振兴的强大合力,解决传统模式下村民只有土地租金收入单一难题。开展“股权量化”改革试点,让村集体经济股民身份能进能出,解决发展难题。

改革集体发展模式、破解发展力量单一难题。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发展优势,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加快推进50个行政村“三变”改革,有效唤醒“沉睡”资源。分类指导集体经济发展,鼓励城中村建设星级酒店、写字楼等,鼓励远郊村发展共享农场等农文旅融合六大产业形态。积极整合涉农资金,大力开展“一村一业、一村一策”“万村共富”“万人下乡、千村提升”等强村富民工程,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等各类乡村人才,撬动乡村产业发展,年收入50万元以上村集体占比70%。探索集体股权质押贷款办法,积极推广“银农直连”等四大监管平台,加强“三资”管理,为村集体经济规范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大众日报
 
 
更多>同类科技财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