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生产看三秦 | 走进杨凌农高区 感受农业新质生产力

日期:2025-02-26     来源:农业科技报    浏览:574    
核心提示:这批货有4.2吨,下午四点半就要装车发往成都了近日,在陕西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内,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手法娴熟,将一串串鲜红

“这批货有4.2吨,下午四点半就要装车发往成都了……”近日,在陕西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内,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手法娴熟,将一串串鲜红通透的圣女果,整齐排列在纸箱内,再码放在托盘上,静静等待装车。园区技术主管王芳穿梭其中,仔细查看工人的分拣情况。
当全国春耕大戏热烈唱响,杨凌这座“农科城”凭借现代农业新科技,让春耕有了别样的“科技范”。步入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的番茄种植区,无土栽培的圣女果仿佛挂在空中的“红灯笼”。王芳介绍,这里采用荷兰吊挂式无土栽培模式,种植无限生长型小果番茄。这种栽培模式优势显著,番茄生长势强,抗早衰能力突出,连续结果能力和综合抗逆能力都十分强劲。每串果实数量在12-16粒之间,大小均匀,圆润饱满,近年来备受市场追捧。
无土栽培模式作为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在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里发挥着关键作用。据了解,小番茄采用悬挂式椰糠栽培袋进行栽培,椰糠由椰子外壳纤维加工而成,是纯天然的有机质,有着良好的孔隙结构和超强的保水能力。

“使用椰糠栽培,不仅能有效降低成本,而且生产出的番茄品质上乘,产量也大幅提高。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土地对农业的限制,成功解决了土壤连作障碍问题。”王芳说道。
在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除了高科技种植的小番茄,奶油生菜种植也是园区生产的重要板块。走进生菜育苗和种植区域,一套现代化的种植流程映入眼帘:育好的幼苗被放置在传送上带,移栽机精准地将幼苗自动放进种植池,随后依托自动助推单元,种苗从北边缓缓被推至南边……从种植到采收,整个过程仅需30天,全程实现自动化,成为智慧园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王芳介绍,奶油生菜的种植区域分为分为育苗区和种植区,整个生产环节已全面实现自动化。北边的育苗和灌溉系统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供技术支撑,技术先进,保障有力;南边的种植区采用世界领先的DFT深液流栽培技术,科技十足。在这里,每天可采收6400棵生菜,年净产量可达370吨,产量十分可观。

“封闭的温室环境为叶菜创造了最佳的生长环境,确保作物稳定生长;深液流种植可以实现作物全年连续生产,产量高;全自动生产设备和系统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精准的水肥控制系统能循环再利用,极大地提高了水肥利用率。”谈及智慧种植的优势,王芳侃侃而谈。
在杨凌,就连一株玫瑰花都蕴含着满满的“科技元素”。走进智慧园的中东温室棚内,一排排基质袋里的玫瑰花茁壮成长,部分枝尖已绽放出色彩鲜丽的花朵,淡淡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令人陶醉。

“目前,我们主要在为三八妇女节用花做准备。当下,工人们主要进行留花和扭枝工作,挑选长势较好的枝生花,只有这样,花的品质才能符合市场要求。”王芳介绍道,中东温室大棚内共种植了十多种玫瑰花,第一批花预计能采收三万多株,产出后主要销往杨凌及西安市场。这里的玫瑰花采用无土栽培模式,生长在基质袋中,生态环保、清洁无污染。同时,园区配备了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实现了节水、省肥、高产的目标。此外,物联网控制系统的应用,可自动控制水、肥、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条件,为玫瑰花生长提供了全方位的精准呵护。
如今,在杨凌这片充满希望的农科大地上,智慧农业蓬勃发展,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每年春耕时节,棚内棚外,处处彰显着科技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崭新景象。通过示范、推广、培训,杨凌正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着源源不断的“农科力量”,引领农业发展迈向新的高度。(王朝阳 李煜强)

来源:农业科技报
 
 
更多>同类科技财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