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智 机器换人

日期:2022-04-26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毛华敏    浏览:307    
核心提示:科技赋智 机器换人 ——余杭农业“双强行动”的数字化养殖标杆
 
 
     凌晨4点许,一声手机信息提示音划破寂静,吉洪湖猛地惊起,迅速解锁翻看信息日志。原来是猪场内一头母猪跃栏了。
 
     吉洪湖是浙江清渚农牧有限公司(简称清渚农牧)的总经理,自从他接手这个牧场的建设以来,他再也没关机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手机是他的另一双眼,也是清渚农牧的第二个大脑。
 
     在浙江,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全程机械化养殖已成为现代畜牧业的基础配置。更进一步的,像清渚农牧一样,为机械赋智,为牧场赋能,全流程、全方位、全天侯、全周期、全维度数字化管理,已成为杭州市余杭区畜牧业更智能、更精准、更全面、更环保的强农追求。
 
     一头猪的数字王国
 
     春天的黄湖镇清波村,山路蜿蜒、茶园新绿、翠竹涛涛,一座座徽派翘檐建筑镶嵌其中,漫步村中,来一场久违的古风邂逅,别具江南况味。
 
     然而,不知其里的人很难想象,这般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古风下面,是满满的现代科技。若无人告知,恐怕没几人能猜到这里其实是一座养猪场,而不是高端民宿。
 
     这座养猪场就是杭州清波华腾牧业有限公司(简称清波牧业),猪一旦进入公司,便获得一个数字身份,直到出栏销售,将全程生活在一个数字王国之中。
 
     在这个王国里,机械是活的,是信息相连的。数字化的本质就是数智化,在冰冷的机械表象下,清波牧业为猪只布局了六大科技场景应用:智能监控、智能饲喂、智能盘点、智能环控、智能测温以及生产平台。
 
     监控不是简单的画面抓取,而是具备识别猪、人、车辆等表征的智能识别系统,能根据对象所处的位置、时间及其行为判定风险等级,还能高精准度地盘点猪只数量。
 
     整个饲喂过程也不是让猪只放开了吃,而是系统根据大数据采集、训练、调校,设定采食曲线,这样既能保障猪只的营养,又可降低料肉比。
 
     在这个数字王国里,猪只能否过得健康、惬意,关键在于饲舍的环境好不好。记者看到,这里有关氨气、二氧化碳、湿度、温度等指标不仅能实时监测上报,而且还能自动调节。
 
     猪尿猪粪也将被资源化利用,经厌氧工艺自动处理后的猪尿和经粪污处理设施发酵后的猪粪都能被用作有机肥,实现100%资源化利用。
 
     “通过对猪生长全维度智能化监测,便能听懂猪的语言,读懂猪的行为,明白猪的体况,进而调控其生长环境。”清波牧业数字化管理员潘永乐说,而这些过程基本上不需要人来操作。
 
     同样的需求也出现在清渚农牧,该养猪场通过建立生产过程信息化软硬件管理系统,对配种、喂料、饮水、免疫、生长等信息实行数字化采集,实现智能化精准管理。
 
     可见,余杭区生猪养殖数字化不是单一环节的数字化,而是全链条的面向养殖全过程的数智化。
 
     两家企业的先手棋
 
     浙江省向来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畜牧领域也不例外。
 
     早在2017年,当时的浙江省畜牧兽医局便上线了“浙江省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平台可进行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屠宰管理、查验免疫信息、动物养殖档案、报检出栏、流通监管、病死动物无害化管理等业务办理。
 
     可以说浙江省在推动畜牧业数字化有着坚实的基础,但也不是没有阻力。不少养殖户坦言,最大的困难是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却很长。因此,一些养殖企业迫于经济因素不得不选择部分环节数字化。
 
     最近几年,猪价剧烈波动,效益起伏不定,这也为数字化应用增添了阻力,清渚农牧与清波牧业不受猪周期干扰,立足长远,各花费800多万元和900多万元投入养殖全过程数字化建设。
 
     吉洪湖告诉记者,传统模式养猪,需要大量的员工,并且饲料浪费较多,防疫压力也比较大,用上数字化智慧养殖,实现精准饲喂,不仅降低了料肉比,还减少了大量的人工开支。更为关键的是,当前非洲猪瘟威胁不减,全程数字化在疫病防控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科技强农就强在这里。所以,一次性投入虽多,但综合回报更大。
 
     潘永乐现身说法:“现在,通过数字系统,我一个人就能做到掌握全场猪只的健康指标、饲料摄入、死淘等数据,如果是传统养殖,收集这些数据需要十倍以上的员工数去记录、计算、存档,并且还不便查询。”
 
     这两家养猪场都是投产不久的养殖企业,目前尚无法计量投入产出比,但清波牧业总经理潘中有信心十足,他认为,畜牧业数字化是未来,是趋势,收益是综合的,也是长远的,并且收益一定会盖过花费,企业有必要做些前瞻性的投入。
 
     潘中有的信心绝非盲目,他告诉记者,仅仅通过智能化监测母猪的体温、采食、行为等指征,结合历史数据,就能有效实现母猪发情的预测,提高配种几率,从而提升猪场的PSY。
 
     “双强行动”的排头兵
 
     2021年8月23日,浙江省召开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要求“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为切入点,尽心尽力抓好农业高质量发展”。
 
     这是一项新的艰巨任务。由于基础扎实,余杭区比其他地方多了一丝从容。
 
     去年年底,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浙江省第一批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等建设单位名单,余杭区获评浙江省第一批两个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全省仅两个区县市获此殊荣,也是全杭州市唯一。
 
     这个成绩来之不易,背后是巨大的付出。去年以来,余杭区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双强行动”,成立区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余杭区深化机械强农行动推进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围绕生猪、水稻、茶叶三个特色产业,以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对标对表持续深化先行建设,推动“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
 
     政府既在前面引又在后面推,龙头企业也是铆足了劲,费尽了心力。合力之下,以生猪养殖数字化为典型的余杭区农业“双强行动”跑在了全省的前列。
 
     从人管猪发展到系统管猪,现在这两家牧场,只需要通过一个大屏,或者是一个手机就能全程掌握牧场各个环节的动态数据,牧场内的机械也有了自己的“中枢神经”和“指挥大脑”。
 
     “这两家都是新近建设的生猪养殖场,在项目落地之初就是高标准建设。”余杭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楼红兵说,“为把这两个项目建成数字化精品牧场,打造我区‘双强’标杆,畜牧主管部门不仅带领企业考察取经,全程协调指导,组织专家评审,并在资金、政策上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下一步,余杭区将加强畜牧企业与政府监管平台的数字化融通水平,同时,以生猪全程数字化建设为样本,逐步推进蛋鸡、湖羊等畜种养殖的全程数字化,进一步扩大数字化在畜禽养殖、疫病防控上的实际应用,提升数字畜牧管理水平,帮助养殖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机器换人,科技赋智。当前,浙江省正全力通过对象数字化、过程数字化、规则数字化综合集成,推动畜牧产业大脑持续迭代升级、全面推广应用。有着强大数字化基因底色的余杭区当仁不让、奋勇前行。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更多>同类科技财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