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杂种优势显著,通过杂交能培育出高产、优质且适应性强的新品种。
日前,四川大学生命学院油菜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与甘蓝型油菜可育基因BnMs2紧密连锁的下胚轴长度调控基因BnHL。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的基因调控技术操控该基因,不需要等到初花期,在油菜种子发芽7天时就能识别出可育株和不育株。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
在农业科研和生产中,降低育种成本一直是科学家努力的方向。
油菜杂交育种主要分为两系法和三系法,其中两系法在杂交种子生产中需要用到两用系和恢复系。论文通讯作者、四川大学生命学院副研究员王睿介绍,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法是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不育性稳定、恢复源广、无不育胞质负效应等多种优点。
然而,该方法需要在油菜初花期及时拔除两用系产生的可育株,加大了制种难度和管理成本,如果可育株拔除不及时、不彻底,会使杂交种纯度降低。
那么,有没有办法在油菜开花之前,就能判断出可育株和不育株?
论文第一作者、四川大学生命学院博士研究生符京燕介绍:“种子发芽后很快就会长出下胚轴。通过操控基因BnHL可以让可育株的下胚轴变得更长,让不育株的下胚轴相对更短,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可育株,将它们拔除。这不仅减少了水肥、人工等成本,同时也能规避了可育株拔除不及时的问题,保证了杂交种的纯度。”
虽然新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显著,但在生产推广中却存在着一定困难。在实验室中能明显分辨油菜下胚轴的长短差异,但在实际耕作时,却并不是很好分辨。
原来,在田间人工播种时,油菜种子常常被埋得深浅不一,这导致其生长出的下胚轴埋土情况不同,有的在土里多埋一截,有的则少埋一截。因此,露出地表的部分参差不齐,难以准确分辨。
“这一问题如何破解?”王睿说,“我们可以通过智能化手段对播种深浅、栽培条件进行精准控制,并运用图像识别等技术精确识别种子下胚轴的形态,从而区分可育株和不育株,便于开展后续工作。有了智能化手段,这项技术有望在未来实现规模化应用。”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