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义是全面振兴,我们要由表及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培养高素质农民,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发展高质量农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建设高品位农村,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全面振兴乡村,展现乡村魅力,是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
培养高素质农民
乡村首先是农民的乡村,是农民的栖息地、精神家园。农民是乡村的直接建设者,也是乡村建设成果的直接享受者,农民的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乡村的品质。
培养高素质农民,首先要培养理念先进的农民。当前,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粗放农业向集约农业转变,从小农户生产到公司经营,刀耕火种的老办法解决不了机器、人工智能等智慧农业的新问题,墨守成规不迎头赶上就没有前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都需要理念先进的高质素农民。要理念上与时俱进,适应智慧农业、建设高品位农村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农民;建设乡村学院、农民学院,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弹性学制,针对性、有效性、规范性,分层次、分类型、分模块培养,“村庄是教室、农业、农村行家是教师、现场是教材”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田间课堂+实训基地”的农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模式,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培养市场嗅觉灵敏、抱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高素质农民队伍,培育精通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科技、农机作业、农产品营销等新型专业、职业农民;依托协会、联盟等组织协作发展,促进农民交流合作,实操演练、观摩交流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在交流、合作、协作中提升理念、提高素质。
发展高质量农业
高质量农业首先是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向个性化具有地理标识农产品、绿色有机农产品转变,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溯源、验证绿色生产、加工、配送全过程。产业融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是联系的,融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同时,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农村信息服务资源,互联网+农业,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康养等服务性产业融合,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从单纯农产品向与农业关联的服务拓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湿地观光、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等;在农业内部,发展体验式旅游农业、休闲康养农业、农业文明考察探究、农具使用、展示文化农业,农业种植业从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向个性化、具地理标识特征农产品、绿色有机农产品转变,发展循环节约的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现代农业科技、设施装备支撑高质量农业,数字农业、农业机械、生物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高标准农田、现代种业、动植物疫病防控、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等,保障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建设高品位农村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注重实效,量力而行,民主商议,突出特色,引导扶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各类协会、合作社、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文体队伍、乡村俱乐部、创客联盟日益活跃,通过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建构起日趋完善的乡村基层自治体系。以村民为中心,村庄治理与乡村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相协调、和谐共存,村庄规划与自然地理、人居环境和谐一体,保障农村清洁能源、饮水安全。依托网络建立乡村便捷、便民服务体系,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开展农村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互帮互助。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在“多予”上下功夫,予活力、予政策、予人才、予基础设施,以各种形式反哺农村。在“少取”上下功夫,杜绝伸向农村的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清理并规范各项涉农收费。在“放活”上下功夫,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深化乡村体制改革,充分尊重农业、农村生产、经营者意愿、自主权,激发、激活农业、农村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盘活农村生产、经营、农产品销售机制。创造农业、农村主体就业、创业环境,加强权益保护,健全信贷、融资体系,加强农产品流通、销售渠道体系建设,开辟运、销农产品绿色通道。
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乡村文化。促进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挖掘整理传统文化、保护“非遗”项目、历史文化村落,促进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传承蚕、桑、茶、梅、竹、兰、牧、副、渔等本色文化或融入现代文化、文创的再创文化。挖掘、保护、传承、探究民族传统文化、技艺,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宅,保护民俗文化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馆藏的文献资料、历史图片、出土文物、民间用品、饮食文化、民族风俗,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实施村民人文建设工程。在“互联网+农民、农业、农村”上下功夫,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开展群众性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
责任编辑:任艳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