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粒种子都发芽——毕节同心帮扶携手助推乡村振兴

日期:2024-04-01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第06期    浏览:648    
核心提示:2019年起,毕节市大方县绿塘乡先后涌现出杨华、郑世平等种植养殖大户。了解他们的创业历程后发现,大方县设置的1582.34万元生计

2019年起,毕节市大方县绿塘乡先后涌现出杨华、郑世平等种植养殖大户。了解他们的创业历程后发现,大方县设置的1582.34万元“生计金”,是他们启动项目的“金种子”。“生计金”是中国农工民主党(以下简称农工党)中央、中国红十字会“同心圆·博爱家园”项目无偿捐赠的1864万元资金的一部分,采用无息贷款的方式帮助有发展意愿、有就业创业潜质、有一定技能素质和有较强信用意识的农民发展生产。中央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统一战线帮扶”等,共同构成了毕节市特有的同心帮扶。毕节市上下一心用好同心帮扶的资金和项目,使每一份对毕节的情谊都有回响,每一粒撒向毕节的种子都会发芽。

高层高位推动的政治任务

2018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亲自谋划、亲自倡导“同心圆·博爱家园”项目。农工党中央多次召开主席办公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项目实施工作。

2023年11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率队赴大方县开展定点帮扶调研。何维强调,要深刻认识到定点帮扶工作是中国共产党赋予民主党派的重要政治任务,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战略任务,是结合地方所需和统一战线所长的界别特色任务,是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目标集成性任务,是为公益活动提供平台的社会公益性任务。

何维的这些观点,清晰地体现出统一战线各民主党派帮扶毕节市的任务属性。农工党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展现了统一战线各民主党派在对毕节的帮扶过程中高层高位推动的一个侧面。在这种推动下,形成了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的帮扶品牌。以农工党为例,该党充分发挥医药界别优势,重点聚焦“健康、产业、智力、公益、消费”五个领域开展帮扶,打造了“同心·助医工程”“同心全科医生特岗人才计划”“同心圆·博爱家园”等帮扶品牌。此外: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充分发挥社会法制和“三农”研究领域界别优势,在帮助补齐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短板和开展招商引资、扶持产业发展等方面形成了“7+1+1+1+N”模式,打造了“同心·博爱工程” 帮扶品牌。

——中国民主同盟充分发挥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领域界别优势,在智力支持、助医助教、科技兴农等方面倾情倾力帮扶,打造了“同心·烛光行动”“同心助学”等帮扶品牌。

——中国民主建国会充分发挥经济领域界别优势,逐步探索建立“1+10+N”帮扶模式,在智力支持、民生改善、产业发展等方面,打造“同心·思源工程”“同心示范园”“同心商贸城”等帮扶品牌。

——中国民主促进会充分发挥教育文化出版传媒界别优势,打造了“同心·彩虹行动”“金沙教育研究院”等帮扶品牌。

——中国致公党充分发挥侨海特色和优势,建立完善“1+9+1”模式,打造了“同心·致福工程”等品牌。

——九三学社充分发挥科教医卫领域界别优势,打造了“同心·亮康行动”等帮扶品牌。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充分发挥涉台资源优势,打造了“同心·筑梦”等帮扶品牌。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充分发挥民营经济领域的突出资源优势,打造了“万企兴万村”等帮扶品牌。

2023年,统一战线在毕节组织实施帮扶项目733个,协调投入资金2.45亿元。面对帮扶单位的深情厚谊,毕节市各级同样高层高位对接,以党的领导全面推动工作。2023年7月,中央统战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后,毕节市委迅速召开大会专门研究部署《工作方案》落实措施,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召集人,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召集人的工作机制,全力保障《工作方案》落实。


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在金沙县有8.2万亩茶园,联农带农1万多户。 李雷/摄

对接出最大化的帮扶效益

求是杂志社2023年11月起定点帮扶毕节市七星关区,并向该区碧海街道西冲社区派驻驻村第一书记宋慧颖。第一次驻村的宋慧颖告诉记者,她在工作上得到了社区“两委”的大力支持,虽然只有一个多月,她已经开始谋划包括产业改造、产业升级、党建、消费帮扶在内的四项工作,其中消费帮扶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在生活上,她更是感受到浓浓的亲情,隔三岔五总有村民热情地送来自家种的一把蔬菜、几颗水果。

“区和街道政府、村‘两委’的全力支持,村民亲人般的关心,让我不敢懈怠。”宋慧颖说,“我一定要把工作做好,不负原单位的嘱托,不负全村上下的期待。”

在毕节,记者先后走访了威宁、金沙、大方等县区的多个帮扶项目,并与当地干部进行座谈,始终有一个强烈的感受:他们是千方百计要把帮扶项目做好!

2022年6月,得益于农工党中央的协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大方县签订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协议,以大方县人民医院为载体,挂牌成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协作医院。华西医院以“学术院长+业务副院长”的帮扶模式,选派农工党中央委员、农工党成都市委副主委、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天府医院副院长祝烨到大方县人民医院担任学术院长,并派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郭军、肝脏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嘉鑫到大方县人民医院担任业务副院长。不仅如此,华西医院还以“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的培养模式,对大方县人民医院及大方县医疗系统进行帮扶,成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口帮扶大方县人民医院党派工作站”,动员华西医院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7个民主党派和1个知识分子联谊会的医疗专家到大方县人民医院开展“师带徒”帮扶;每年从大方县人民医院选派20名医护人员和20名管理人员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业务培训,为大方县打造优秀医疗人才队伍。

“农工党中央十分关心大方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我院的帮扶效果十分明显,去年6月,帮扶仅一年,我院就被评定为三级综合医院。”大方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健表示。

做好对接,是帮扶工作的基础。大方县人民医院的快速发展,既有赖于农工党中央的积极协调,也与当地政府的积极对接密不可分。大方县委书记和县长亲自调度、亲自安排华西医院各项帮扶工作,并增划100个事业编制给大方县人民医院,提供人才引进编制保障;同时积极做好华西医院专家及医务人员在大方县期间开展工作的用车、住宿、用水、就餐、生活安全等方面保障并做到“精细化”。

在七星关区,为对接好统一战线帮扶,该区建立完善了区直部门“每月不少于1次向市级主管部门汇报、每季度不少于1次向省厅主管部门汇报”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每年到民主党派中央、每半年到民主党派省级组织、每季度到民主党派市级组织”走访的工作要求。七星关区副区长邓涛表示:“向主管部门汇报、到民主党派走访的根本目的是把工作做好,确保工作推进过程中‘不跑偏、不落项’。”除了汇报、走访,邓涛介绍,区党委、区政府也会通过各种形式推动各部门协调,确保帮扶工作落实到位,2023年七星关区就帮扶工作召开区委常委会2次、联席会议3次、项目谋划会6次,下发工作提示5次、实地指导9次,效果明显。

实践出真知,实践闯新路。毕节市还持续探索“东西部协作+民主党派帮扶”共建机制,使各方参与力量能围绕同一目标,实现帮扶效益最大化。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大方县元宝小学女子足球队,就得益于这种共建。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与农工党帮扶力量一起,在大方县元宝小学开展“广黔同心足球教育帮扶计划”,通过“聘用教练解决师资问题、选拔人才激励走出大山、牵引社会力量广泛支持、加强宣传弘扬正能量”等措施,帮助山区孩子“走出大山”实现“足球梦”,元宝小学5名女足队员加入广州女足梯队,代表两地参赛并夺得多个冠军,被称为女足“五贵”。

创新推动企业发展产业兴旺

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沙贡茶茶业)在金沙县有8.2万亩茶园,联农带农1万多户。作为帮扶资金扶持的企业,现在金沙贡茶茶业在联农带农方式上,已经“升级”到了“第三代”。第一代是公司经营,农户务工,只挣打工的钱;第二代是返包管护,茶园仍由公司经营,但有能力的大户可以承包一定的茶园进行管护,收入与管护质量挂钩,承包大户和务工者的收入与他们投入的精力挂钩,工作越精细,收入就越高;第三代是返包经营,即由大户承包茶园后自主经营,做得好,承包大户的收入会更高,用工工资会更加灵活,一般来说,务工农民的收入也更高。木孔镇长沟村村民陈世军(茶叶管护班主)2023年承包了500亩茶园自主经营,他告诉记者,到春茶采完,自己就已收入7万余元,这还不算秋茶的收入。

“县委、县政府,包括县茶产业办公室都十分重视公司的经营。”公司董事长李国千说,“我们经常在一起探讨,既要把公司发展好,更要不断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他们的腰包越来越鼓。”

金沙贡茶茶业是金沙县做好各类帮扶企业服务的一个典型案例。近年来,无论是统一战线帮扶、中央定点帮扶,还是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引进的企业,以及通过其他渠道招商引资过来的企业,金沙县都以“积极发动、自愿参加、双向选择、互惠互利”为原则进行引导和服务。以茶业企业为例,县茶产业办公室都积极引导他们调整经营模式,调动农民务工积极性,提高企业产出。

为帮助茶企做大做强,金沙县还充分利用好“中国贡茶之乡”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沙贡茶”两张名片,挖掘贡茶文化,建成“贵州贡茶城”,成立“金沙贡茶协会”运营“金沙贡茶”公用品牌;同时强化宣传,推介拓展贡茶市场,与北方十六省市茶叶合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广东省东莞市茶协达成产销联盟战略合作,多次到黑龙江、广东等地开展茶产业宣传推介活动。目前,金沙县为做强现有35家茶叶企业,配套建成茶叶机械制造厂1个、初制茶叶加工厂41个、精制茶叶加工中心2个、茶叶交易市场1个,极大助推了企业的发展,让帮扶企业与当地群众真正实现了互惠互利。

政治责任感和严格的资金、项目制度,让毕节市与各帮扶单位紧密携手,在用好资金、项目上不断创新,在推进项目、产业落地上务实笃行。

抢抓全国工商联定点帮扶和东西部协作机遇,织金县探索出“规划帮扶一批、典型带动一批、盘点巩固一批、企业推动一批”四个一批模式,2023年利用广州市工商联捐赠帮扶资金300万元,编制乡村振兴“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已完成马场镇马家屯等20个村(社区)乡村振兴村庄规划,为全县打造“万企兴万村”打下坚实基础;借助全国工商联捐赠帮扶资金1000万元,选择基础条件好、群众参与度高的村(社区)作为试点,探索产业发展兴起来、人力资源活起来、乡风文明树起来、村庄环境靓起来、基层组织强起来、乡村治理好起来、人民群众富起来的“七个起来”乡村振兴新模式……

“团结就是力量”,在毕节的同心帮扶中表现得特别生动。毕节市提供的数据表明,2023年仅统一战线就有525个帮扶项目,大多集中在科技、产业、教育、健康、人才五大领域,为毕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东西部协作中,这种团结的力量也得到了同样的迸发:如围绕“黔货出山”,积极打造大湾区绿色农副产品产供地,按照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打造相关标准,推进“两品一标”认证,共建黔货入粤名优产品目录推荐,健全消费协作监督体系等;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目标,积极把毕节的生态、资源优势同广州的技术、市场优势有机结合,以“平台共建”为抓手,在毕节7个县(市、区)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互补支撑,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粤客游黔”,不断有效提升毕节旅游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和导游人员综合素质;推动广东旅游产业向毕节实现梯度转移……

毕节试验区是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如今,在各帮扶、协作力量倾情帮扶下,毕节正朝着“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目标迈进,由“试验区”升级到“示范区”,奋力书写携手共进新时代的答卷。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第06期
 
 
更多>同类乡村振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