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点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
自2017年开展试点以来,山西省采取政策扶持、典型引领、项目推动等措施,积极培育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据显示:到2023年底,全省围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各类服务主体有2.8万个,服务带动农作物播种面积3300万亩,稳定服务小农户310万户。
放眼三晋田园,满目葱郁,处处孕育着希望。农业生产托管如何激发土地活力,托管效果如何……记者深入一线寻找答案。
增强农业发展活力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春日融融,阳光和煦,绿油油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
4月下旬,在翼城县中卫乡浍史村的麦田里,无人机在田间喷洒作业。这是当地农业农村局会同社会化服务组织,统一对全县小麦进行第二次叶面喷肥。“这么多人在现场盯着,保质保量干好活儿,根本不用农民自己来。村里2400多亩地,2架无人机,2天就干完了。”浍史村四组村民组长常会福说。
山西新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当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牵头单位,在公司的中央指挥室,全县无人机作业的轨迹地图清晰可见,同时还显示着每次作业的飞行高度、速度、亩均喷药量等信息。
在翼城县,农业生产托管已成为不少农民的主动选择。唐兴镇西关村村民张俊明说:“我把5亩地全程托管出去,一年增产的,加上节省的开支,里外多收入1000多元。”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该公司负责人李学峰说,“规模化的托管服务促进了良法良技应用和推广,全县水肥一体化设施达到3.2万亩,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产技术应用面积达到10万亩,有机旱作粮食生产面积达到15万亩。”
农业生产托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模式之一。经过多年的试点探索,我省涌现出了屯留区农业生产托管联盟和翼城县农业生产托管联合体模式,永和县“四大体系强保障、四化推进增动能、四个结合提质效”“3×4”模式……这些做法因地制宜、服务精准,实现了多方共赢、多效叠加效果。
春耕大忙,田野里一片繁忙景象,农业社会化服务当起了“田保姆”,为春耕备耕“加速度”。
在中阳县枝柯镇,不少农户选择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有了农业生产托管,我们成了‘甩手掌柜’。”南大井村村民闫海生乐呵呵地说,“我常年外出务工,家里的十几亩地全部托管出去,操心是少了,可收入并不少。”自2023年以来,该镇已有1.4万亩土地采用托管服务,农民增收约560万元。
近年来,采用“小块并大块,大块连成片”的发展思路,探索推广农业生产托管。下一步,当地将探索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全链条“以需定产”订单式服务,让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到“车间”再到“舌尖”,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双增收。
省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处长李固表示,农业生产托管是近年来群众普遍欢迎、前景广阔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有利于引领普通农户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利于促进服务规模经营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有利于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发展,有效破解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等难题。
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集中采购生产资料,发挥规模化管理优势
4月的石楼,杨柳依依,春意浮动。
一大早,石楼县罗村镇下田庄村王国辉家就有客上门,来者多是商议农业生产托管之事的村民。
王国辉经营着一家农牧专业合作社,去年托管土地4万多亩,为农户提供深耕、旋耕、播种、除草、机收、秸秆还田等“一条龙”服务,当起了乡亲们的“田保姆”。
“我们这儿干旱少雨,传统农业只能广种薄收,多是靠天吃饭,费时费力。土地托管后,可以连片耕种、科学管理,省力又高产,放心得很!”村民刘喜儿说。
托管的优势体现在哪?王国辉告诉记者,一是节省成本,主要是省农资、省人工;二是提高效益,对合作社来说,土地连片了,便于机械化作业,提高了规模效益。
石楼县位于吕梁山西麓,背靠黄河,境内沟壑纵横。针对土地支离破碎、耕种方式粗放、农业产出效益低的实情,当地在县级层面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拓宽服务领域,带领小农户融入现代大农业。去年,全县完成托管面积27万亩。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稳定农业生产的核心。实践中,我省加强政策创设,培育壮大主体,因地制宜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托管等多种服务模式,通过集中采购生产资料、标准化绿色种植等方式,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助力农民丰产增收。
据我省试点区测算,经耕、种、防、收等全程托管服务的粮食亩均增产20%以上、农民亩均增收350元以上,社会化服务组织年收入增加20%以上。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在和顺县青城镇石驮坪村,田野上涌动着春播春种热潮。
“现在种地可是省事了,只要把农田交给合作社干,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以前顶着太阳,淌着汗水,几亩地需要干好几天,耗时出力又干不好。”村民池卫江说。
农户下单,“田保姆”接单。为池卫江提供服务的是石驮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去年冬天,合作社购置了3台新款播种机,解决了我们地块小、地块散的难题,也让更多先进农机具登上了‘舞台’,最大限度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播种效率。”合作社理事长王保庆说。
有了“田保姆”,种地更划算。目前该镇已有5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可以提供“一条龙”式的农业生产托管“全链条”服务。去年,完成托管面积约8990亩。
青城镇党委书记王玮说,今年以来,镇里创新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多元服务新思路,全力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全链条”模式,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个人增收双翼齐飞。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提高服务带动能力,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家引花是新绛县泽掌镇光村人,种了大半辈子地,因爱人身体不好,孩子在外打工,渐渐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了。在她眼里,种地是个细致活,播种、施肥、浇灌、除草……精心打理,才会有好收成。
2020年,她把家里的7亩地交给了“田保姆”打理,从买种子、肥料,到耕种、杀虫都管。家引花说,过去自己种,忙碌一年挣不了几个钱。春种秋收时,在外的孩子们还得赶回来帮忙,误工又搭路费,很不划算。土地托管后,好处显而易见。人不下地,脚不沾泥,每亩保底400元,若产量高了,年底还能分红。
家引花口中的“田保姆”是新绛县珍粮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这个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服务”的模式组织粮食生产,通过为农民提供耕、种、管、收、加、储、销全程系列化生产服务,发展精、特、优粮食产品,实现粮食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目前,合作社共与1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托管协议。负责人晁贞良说,通过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土地入股三种形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应用和升级,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按每亩增收节支215元计算,全年可促农增收860余万元。
农业生产托管要长远走下去,必须实现多方共赢。探索中,我省推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服务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服务主体+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利用“保底”“入股”“保底+分红”“服务+订单”等利益联结方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让广大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的增值收益。
天微明,沉睡的村庄逐渐醒来,隆隆的机耕声开始此起彼伏。
在寿阳县南燕竹镇南燕竹村田间地头,一台台“铁牛”穿梭其中,马达轰鸣声不绝于耳,广袤田野散发出泥土的芬芳。种植户郭春元满心欢喜说,现在种地赶上了好时候,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了。农业生产托管让广大农户轻松种地,省时省力、收益不减。
2016年,村里采取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和农户共同参与的方式,整合本村及周边农机户成立寿阳县金穗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保底托管+二次分红”,每年直接、间接带动农户增收100余万元,让农户、服务主体双赢。目前,合作社托管面积1.58万亩,涉及3个乡镇7个村,辐射带动农户800多户。
合作社负责人王海龙介绍,农业生产托管使农户实现了“一地三收”:一是生产托管保底收益分红,二是合作社统购统销生产资料的收益分红,三是生产托管后剩余劳动力的打工创业收入。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聚焦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拓展服务领域和模式。
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大有可为。李固表示,下一步,我省将加大主体培育力度,强化服务机制创新,持续拓展服务领域,全力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进一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让农民尝到更多种地的甜头。(记者赵建军)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