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插在灾后恢复重建第一线
1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村民师红兵家,同一家老小拉家常。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师红兵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这一排都塌了,多亏了乡干部,我们才能安全转移。”师红兵说。
2021年秋汛期间,霍州遭受了自197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强降雨灾害,比正常年份同期偏多近五倍。汾河形成了自1993年以来的最大洪峰。全市多处河段过洪出险,道路桥梁、水电气讯等设施受损,村民房屋倒塌,公共设施和人民群众财产损失严重。
灾情发生后,霍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群众受损农房重建修缮作为当前头等大事。
霍州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不等不靠,众志成城,全力投身抢险救灾攻坚战,迅速购置编织袋20余万条,储备砂土料3万余立方米、块石5000余立方米,有效保障防汛抢险需求。设置91个集中安置点,配套完善各类生活设施,保障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地方住、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
市级领导一线督战,市乡村三级干部带头冲阵,各种救援力量昼夜奋战,111支330人工作队全覆盖帮扶,群团组织志愿者队伍投入抢险,社会各界人士闻“汛”而动,全市上下凝聚起了强大正能量,让霍州成为一个充满大爱的城市。
凝聚攻坚合力抓好灾后恢复重建习近平总书记亲切询问师红兵家重建住房质量好不好、年货置办齐了没有、还有什么困难。
师红兵回答说,这房子又结实又暖和,一家人可以踏踏实实过年了,衷心感谢党和政府。
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霍州市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身作则,靠前指挥,带头包联连片重灾区和受灾农户,高频次一线调研、高强度推进部署、高质量分析研判,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市级领导全部包联乡镇(街道)灾后恢复重建,全部下沉所包乡镇调研督导,一线解决问题。住建部门按照“7×24”小时工作制要求,全员发动、主动出击,加强工程监管和施工技术指导。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合力攻坚,高效推进受损农房重建修缮工作。
春节前全面完成重建修缮任务、受灾户全部安全入住,是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一项政治任务,唯有“干”字当头,才能答好这道“加试题”。霍州市自我加压、倒排工期,明确2021年11月6日前所有重建户全部达到入场开工条件,11月30日前完成新建住房的主体建设,全力将工期往前赶。同时,邀请上级专家深入一线进行技术指导,针对性开展业务培训。建立农村工匠花名册,核实在霍建筑企业人员,动员全市培训合格的泥瓦工匠和有资质的建筑企业,全面投入受损农房重建修缮工作。赴晋中对接装配式建筑,达成采购协议,克服冬季施工面临的物料供应紧张、人力紧缺、施工难度大等困难,全面加快重建进度,到2021年12月6日,全市1662户全部竣工。
受损农房重建修缮是一项系统工程,霍州市坚持求准、求细、求真、求实,扎实做好每个环节工作。在排查核实上,聘请第三方鉴定机构对受损农房进行逐户鉴定,严格按照“一户一档”要求,对受损农房全部登记造册。在图纸设计上,结合农村居住特点和习惯,遵循受灾农户意愿,针对性制定了7个受损农房重建方案供群众选择。在手续办理上,按照特事特办、急事快办的原则,优化审批、建设、监理和验收等相关程序。在资金保障上,严格按照“四办法一标准”,建立资金拨付的快捷通道,并结合市情实际和群众诉求,进一步细化明确补助政策,有效增强了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根据需要及时拨付资金,现已投入资金2950多万元,为受损农房重建修缮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保障群众温暖过冬,霍州市通过政府补贴差价、统一采购的方式,为村民分装配送入户、足量供给平价取暖清洁煤,根据煤价波动情况,第一阶段每吨补贴1100元,第二阶段每吨补贴900元,群众到手煤价仅为每吨800元。还为修缮重建家庭购买发放了电暖器、小太阳等取暖设备,确保群众能够清洁取暖、温暖过冬。
要让人民群众的日子更红火
“绿色的是菠菜汁,黄色的是胡萝卜汁,红色的是火龙果汁。我为习爷爷介绍了花馍的颜色。”师红兵14岁的孙女师菁悦这几天都在跟奶奶、妈妈学做年馍。
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霍州市加强受灾户技能培训,进一步发挥“霍州技工”的优势,持续加强“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更多群众实现稳岗就业。创建“霍嬷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形式,建基地、创精品、延链条、带农户、拓市场,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做完年馍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来到隔壁房间与师红兵一家拉家常。
“当时总书记问我收入怎么样,我说挺好的,现在种地不但不用缴税,还给发钱。”师红兵高兴地说。
临走时,习近平总书记还给乡亲们拜年。
霍州市委书记李强表示,群众的安危冷暖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事情。我们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巨大关怀转化为前进动力,与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千方百计做好各项工作,让每一户受灾群众都喜庆过好年!
据悉,霍州市117户重建户在元旦前就已全部住进了新家。(据《山西日报》)
来源:今日农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