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入画来——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日期:2023-08-02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阮蓓    浏览:401    
核心提示:炎炎夏日,在广西瑶族同胞欢庆民族传统节日祝著节之际,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大崇村龙布日出景区也迎来2023年暑期第一批
 
       炎炎夏日,在广西瑶族同胞欢庆民族传统节日“祝著节”之际,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大崇村“龙布日出”景区也迎来2023年暑期第一批亲子营旅游团。“5天4夜的亲子营活动,除了领略大瑶山美丽风光外,还能跟当地小朋友一起走十八弯上学路,一起劳作,对他们的成长很有意义。”来自广东深圳亲子营旅游团的游客认为。
 
       大崇村曾是大石山区深处一个人均耕地不足0.5亩的偏僻小村落、一块脱贫攻坚路上“最后的硬骨头”。“龙布日出”文旅项目的到来,打通了大崇村的产业发展之路,让大崇村成为全国第一个开通5G信号服务的建档立卡村,原来闲置的村民合作社也以股份合作的方式重新运作起来,用于建设食品加工厂、开展乡村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经全体村民表决通过的公共事务投入,并对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进行整合包装,打响“龙布日出”品牌。
 
       如今,当地路、电、网都通了,思路也通了,在这个曾经最偏远闭塞村屯落地的现代化集装箱民宿里,可以仰望星空、看日出日落,还能飞速上网。大崇村“涅槃之变”,象征着一幅具有广西特色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八桂大地徐徐展开。
 
       粤桂协作结出乡村产业“示范果”
 
       7月,艳阳高照。大崇村海拔最高的龙布日出民宿,一排排浅色集装箱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每间房都配有空调、抽水马桶、榻榻米,集装箱上面是一个观景台。“在2020年粤桂民营企业助力国家挂牌督战村暨产业扶贫协作活动上,‘龙布日出’客栈成为大会推介的亮点之一。”大崇村村支书、村主任韦荣成介绍,股份合作社占51%,村民占49%。“今年民宿收入已达两万多,预计暑假期间会有更多的文旅产业收入,将提高当地村民的分红。”
 
       “龙布日出”是打造粤桂协作乡村振兴文旅示范点的一个成功实践。自2016年深圳市宝安区与都安县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以来,两地党委政府对标对表协作发展要求,在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推动消费帮扶升级、加强人才双向交流、深化劳务协作等方面高位多层次加强合作,逐步形成“统筹使用粤桂协作资金带富效果好”、建立“一县一企+N车间”助力群众稳岗就业增收、“共建产业园+微工厂”发展当地产业经济等多个典型经验。
 
       在位于都安县大兴镇国隆村的粤桂协作食用菌产业园,记者了解到,总投资2个亿,国道旁、毗邻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的产业项目全部建成后,将集育种、工厂化出菇、技术培训中心、深加工基地于一体,年产值超过7000万元。除此以外,立足都安特色产业规划发展,该县先后投入粤桂协作财政资金,强力推进八仙产业园、澳寒羊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目前已全部完工。“通过澳寒羊等产业园带动,全县147个脱贫村的村集体经济每年可以获得分红200多万元,覆盖全县20余万脱贫群众。”都安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罗杏香说。
 
       都安瑶族自治县党委常委、副县长,深圳市宝安区派驻都安粤桂协作工作组组长谭意浩进一步介绍,双方持续加强人才支援和交流、科学谋划资金项目、深化劳务协作、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多措并举,深度聚焦集体产业、安全饮水、道路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建立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现帮扶资金效益最大化,有效巩固了全县脱贫攻坚成果。
 
       网格化织就乡村治理高效“网”
 
       盛夏时节,百色市德保县燕峒乡巴龙村广袤田野郁郁葱葱,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通向家家户户,文化墙上宣传画栩栩如生,休闲广场一片欢声笑语……让美丽乡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巴龙村连续5年荣获“产业兴旺红旗村”“治理有效红旗村”“生活富裕红旗村”“自治区文明村镇”等称号。
 
       在巴龙村党支部书记黄建海看来,打造一支覆盖全村的网格队伍,切实把党建服务延伸到群众中,是巴龙村旧貌换新颜的“法宝”之一。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网格管理员,按照“方便管理、任务相等、边界清晰”科学划分网格,优先在党员队伍中选配网格员,把辖区内致富能人、群众党员纳入网格管理。“聚焦村民急事难事,及时将各类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形成‘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工作格局。”黄建海说。
 
       “制作网格员联户公示牌并张贴到户,每个牌上都写着网格员姓名、联系方式、网格员职责等信息,网格员坚持每周电话联系农户1次,每月入户走访农户1次,确保群众能随时联系网格员,处理民情。”燕峒乡太平屯网格员黄书佳告诉记者。
 
       用“小网格”撬动基层“大治理”。德保县创新实施“党建+网格+数字化”乡村治理模式,全县划分成186个单元网格,由2001个单元格组成,共设置577个专属网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开展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全网联动”,乡村治理水平有效提升,3个案例入选 2022年全国第四批乡村治理典型。
 
       2022年,该县在百色市率先完成“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试点改革工作,下放涵盖民政、社保、医保、计生等领域的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推行“一窗受理”“一门式”服务、“一章审批”。德保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李成健介绍,该县把县政务服务中心、县综治网格管理服务中心、县矛盾调处中心“三中心”变为“一平台”,实现乡村治理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手段综合,形成线下靠网格、线上靠平台、实体靠集成的社会治理体系,县乡村三级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
 
       积分制“积”出乡村文明新风尚
 
       “义务劳动5分、参与环境整治5分、参与平安建设10分、遵守村规民约10分,积分可以兑换纸、牙膏、洗衣粉等生活用品,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德保县那甲镇上央村监测户杨路谈起这几年来家乡和自己的变化,满是高兴。
 
       上央村推广的“积分制”,即在村规民约、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社会综合治理等乡村治理领域量化指标,以村(居)民家庭为单位建立积分账户,清晰地对村民日常行为、村中环境卫生等进行考核,将“村里事”变成“家家事”,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以积分制为抓手,上央村利用数字乡村平台发展智慧农业,2022年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多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突破1.2万元。
 
       都安县隆福乡大崇村在“积分制”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建立积分档案、推行积分管理、实行积分分红,围绕爱国守法、共建共治、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等5个方面制定村规民约和股权积分细则,共设置6项34条积分指标,推动每一位村民有序参与村内事务,真正做到村规民约“约”出文明新风尚。2022年大崇村被评为年度广西优秀村规民约村,全国政协“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2022年度协商座谈会将大崇村“积分制”管理模式作为创新社会治理实例进行推广。
 
       “1积分相当于1元,瑶山羊按市场价换算成积分,村民按积分兑换相应重量瑶山羊的养殖权。一年后,村里将按市场价八折,向养殖户收取兑换时体重增加合理比例的瑶山羊费用,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回收本金到帮扶资金库,不仅本金持续滚动发挥作用,合作社还有20%的增收。”大崇村村支书韦荣成说,“积分制”实施至今,全村山羊养殖增长1200余只。
 
       在靖西市龙邦镇,“积分制分红”推行以来,村民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出现了村民主动“揽”活干、“抢”活干现象。2022年,龙邦街村级集体经济首次突破50万元。“有效引导村民参与到村屯建设、产业培育、文明创建等各项事务中,逐渐形成全体村民共建、共治、共享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融合发展的治理体系,走出一条乡村治理的新路子。”自治区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