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看洛阳乡村振兴|德亭镇:托牛所“托”起致富路

日期:2023-09-07     浏览:738    
核心提示:把分散的牛聚在一起,由专业技术人员喂养、防疫,确保了养殖质量和效益,托养户坐等收钱!9月7日,看着眼前规模庞大的托牛所,
       把分散的牛聚在一起,由专业技术人员喂养、防疫,确保了养殖质量和效益,托养户‘坐等收钱’!”

97日,看着眼前规模庞大的“托牛所”,嵩县德亭镇杨村村民石学谦乐开了花:“俺们现在都是‘甩手掌柜’,能腾出时间干其他活。”

这个“托牛所”是民间叫法,“官名”叫德亭镇杨村肉牛养殖基地。存栏600余头肉牛,其中180余头是德亭镇的“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利用小额贴息贷款购买,采取托管代养模式寄养的。
                

据了解,基地与农户签订托管代养协议,统一提供饲料、防疫、配种、销售、保险、补贴“六服务”,农户年度保底收益4000元。利润超出收益部分,按7:3分成。

德亭镇党委副书记杨传梁介绍说,德亭群众有散养牛的习惯,虽然带来了一定收益,但是管理成本比较大,风险比较大,养牛的村民组一度到处是牛粪、秸秆,环境脏乱差,影响群众生活。杨村肉牛养殖基地的前身是一个存栏100余头的小型养殖场,曾在集中养牛方面做过尝试,却因为建设不规范、经营不善而荒废破败,成为“闲置资源”。

嵩县地处豫西山区,是传统的养牛大县。闫庄黄牛市场是豫西地区最大的黄牛交易市场,年交易量达5万头,发展养牛产业,嵩县得天独厚。

去年以来,嵩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发展两牛产业决策部署。为破解养牛户用地紧、资金缺、技术差、卖牛难等瓶颈,该县依托荒山、荒沟、荒滩、荒丘多,饲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创新推出了“托牛所”产业发展模式,引导养殖户“退村入所”发展养牛产业,促进养殖户增收致富。

明确推进方案。按照小群体、大规模发展路径,采取村集体领建、农户联建、龙头企业投建模式,实行夏秋放牧、春冬托管集中饲养、统一管理全程托管两种托管代养方式

提供资金支持。出台牛十条每年安排不少于5000万专项资金,在母牛犊牛养殖、规模场建设、金融保险、疫病防控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极大提高群众的养牛积极性。

全程技术服务。聘请4名省“两牛”产业体系首席专家,遴选5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和200名乡村防疫员组建专家技术服务团队,积极开展先进实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提高了养殖技术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28月,洛阳伏牛山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接手杨村“闲置资源”,按照现代化养殖场打造,流转土地种植牧草,建造青贮池、饲草及精料车间,及饲料制备机,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脱贫户监测户托养”模式,承担了周边6个村45180余头肉牛的“托养”服务。目前基地正在建设二期,预计建成后存栏量将达到5000头,可带动更多的脱贫户和监测户稳定增收。

目前,德亭镇建成大小“托牛所”12座,120550余头肉牛享受到了“保姆”般服务。

德亭“托牛所”,养牛不见牛,“犇”向致富路。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