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绛县在落实市级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1+4”工作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取得较好成效。现梳理出新绛县村级集体经济六种发展模式及典型案例,并对外公布,以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6种模式不是“单打一”,而是多渠道、可叠加。
“三资”盘活提质经营增收模式
一方面,让村集体长期闲置的“三资”释放出应有效益。通过“清化收”,将荒弃闲置的资产、资源,通过发包租赁、资源开发等方式进行有效盘活,实现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另一方面,让经营无效低效的“三资”实现提质增效。收回不规范、效益低的“三资”,通过市场化手段重新发包或者集体经营实现提质提效。
【新绛县泽掌镇向家庄村盘活增收案例】向家庄村将村级所属的300余亩荒坡地,通过平整地块形成可利用耕地,由村集体进行规模化经营,实现荒废资源有效盘活,为集体增收30万元以上。
【新绛县泉掌镇南张村提质增收案例】南张村将村集体所属的蔬菜市场经营权收回,由对外承包制变为村集体自主经营,使集体收益最大化。同时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强化蔬菜市场管理,通过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交易制度,增加客商入驻率,带动农户交易量,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的转变,为南张村集体经济输入“血液”,使产业经营提质增效,集体经济收入由每年40万元增至70万元以上。
“村集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增收模式
发挥村集体居间作用,一手对接社会化服务组织,一手对接农户,让“小农户”放心对接“大服务”,实现“耕种防收”4步骤6环节全过程托管,解决“一家一户”参与社会化服务难的问题。通过接受农户委托,以集体规模化作业任务对接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各环节亩均成本降低、节本增收,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规模作业增加效益,村集体在托管作业6个环节中通过收取服务费实现增收,达到“三方共赢”。
【新绛县阳王镇阎壁村增收案例】该村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理事长的“新绛县阎丰农业生产服务股份制合作社”。在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不变的前提下,对农户耕地进行全环节“保姆式”集中托管,同时带动了周边村庄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任务共计3000余亩。同时该村还通过农机作业管理费增收,机动地自营增收,闲散地流转增收,项目资金扶持增收四条途径,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80余万元。该模式的实施充分发挥了村集体居间作用,通过接受农户委托,以集体规模化作业任务对接社会化服务组织,让农户种植成本降低,社会化服务组织效益增加,村集体有了服务费,实现了“三方共赢”。
党支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增收模式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推动作用,党支部通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合作社等,村集体以土地、设备、资金等“三资”入股,同时吸纳社会资本多元化经营,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特色产业,村集体收入在经营分红中实现增收。
【新绛县三泉镇新和村增收案例】利用新兴药茶产业,新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属于村集体固定资产的制茶设备入股,村组织引领带动农户进行原材料规模化种植,采取“家庭农场种植供应原材料,党支部参股领办的合作社制作加工,村集体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三产叠加的方式,走出一条“支部增活力、集体增实力、农民增动力”的产业发展之路,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
村企结对互利共赢增收模式
一方面引导企业发挥市场、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优势,助力村集体发展经济。另一方面村集体发挥企业驻地资源优势,依据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发展所需的各类要素,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良好局面。
【新绛县三泉镇北社村增收案例】新绛县大型企业至信宝能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三泉镇北社村,该企业利用资金优势,每年向村集体注入帮扶资金,帮助村集体发展经济。北社村发挥近企优势,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合作社理事长的“中北联劳务服务合作社”,为其提供小微型工程建设、厂区保洁、劳务中介等服务,同时在用水用地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30万元的收入。
依托主导产业延链服务增收模式
村集体因地制宜,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客观实际,从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入手,延伸产业链条,提供交易服务、冷库存储、烘干晾晒、加工包装、运输物流等服务增收。
【新绛县古交镇阎家庄村增收案例】600多亩的黑小麦种植已成为阎家庄村的特色产业,村委会在延伸产业链条上下足功夫,筹措资金,创办了黑小麦面粉加工厂,并注册了“绛康”商标进行线上线下销售,实现了“农户种植、工厂加工、集体销售”的三产融合模式,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
乡村文旅节庆赋能增收模式
依托各村特色历史文化、田园风光、文物古迹、非遗精品等优势,举办特色节庆活动,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拓展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打造村域景区、农家乐、民宿经济等实现增收。
【新绛县泽掌镇光村增收案例】光村依托“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福胜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澄泥砚”四个国字号招牌和玫瑰、菊花两大观光采摘基地,成立旅游公司,举办文化旅游节、丰收节,开展游古村、看非遗、鉴书画、逛庙宇、观演出、赏玫瑰、品美食等活动,吸引游客达10万人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苏志刚)
来源: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