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航天事记

日期:2022-04-24     来源:山西新闻网    浏览:64    
核心提示:图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郑逃逃摄  号手就位!  起吊产品!  主钩向上三档!  回转向左两档,回转停!  4月的晋北高原
bf847ea1-5b91-428f-a34a-3a0cced69318-rBDPKmJkeImAfDUpAAhSFX3mGTw85
图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郑逃逃摄
 
 
  “号手就位!”
  “起吊产品!”
  “主钩向上三档!”
  “回转向左两档,回转停!”
  4月的晋北高原层林渐绿,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智慧化发射场上,中心各个岗位的科技工作者各自就位,一场以“智慧先锋、精益求精”为主题的全要素、全流程模拟发射演练正火热展开。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自主建设的第一个航天发射中心。从发射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到完成6次美国铱星发射,再到新型号火箭长征六号、长征六号改成功首飞、我国首个智慧化发射场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新一代智慧化发射场建设的新征程……55年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已经将200余颗卫星送入轨道,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10余个第一。
  天地征程,雄关漫道。作为我国三大航天发射中心之一,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主要承担极地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科研训练保障以及深空目标探测等任务。自1967年组建以来,广大科技人员瞄准世界一流,勇于创新超越,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发射能力的主引擎,广泛开展航天技术研究与试验,突破了一系列重大航天发射和科研试验技术难题,用自己的双手将一颗颗“争光星”从这里送上太空,圆梦九天。
  2015年9月20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将2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创造我国一箭多星新纪录。长征六号是我国航天快速发展能力建设的关键型号,为实现发射周期从20多天缩短为7天的新要求,太卫人向科技要效益、以融合促提高。一方面突出信息主导,按照“数据信息网络化、指挥监控可视化、信息传输宽带化、试验决策智能化”的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立标准、改模式、建机制,实现组织管理和资源配置信息化,大幅度提升组织效益;另一方面加强岗位融合,大力开展岗位职业训练,磨砺提升“一精多专”“一专多能”本领,以各岗位之间的无缝衔接大幅提升工作效益。
  长征六号系列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快速发射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中心已具备运用多种模式发射多类型号、多个射向火箭卫星的能力,综合发射能力实现了每年3次到30次以上的跨越式发展。
  2019年6月5日,我国在黄海海域完成首次海上航天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开启多域发射新纪元。海上发射具有灵活性强、任务适应性好、经济性优等显著优势,但同时也对通信、测控、发射等领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接到任务后,创新组织模式、破解多项技术难题,实现了不足百人就完成发射任务的新突破,为中国航天搭建海上通途。
  2019年12月7日,6个小时内,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两枚同型号火箭,相继将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创下了中国航天发射的新纪录,也表明中心在一体测发、多星联调、快速转换、全程管控等快速发射核心能力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1年10月14日,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羲和探日,点亮了中心第100次航天发射任务。
  近年来,随着航天发射密度持续提升,快速、高效已成为现代化航天发射场必须面对的课题。太卫人瞻未来发射需求,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积极推进自主创新,科学改造设施设备,不断刷新探索太空的中国高度。
  今年3月2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该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是我国首型固体捆绑运载火箭,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此次发射任务不仅是我国新一代主力中型火箭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首飞,也是我国首个智慧化发射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9A工位,第一次执行航天发射任务。远程操控、无人值守、一键发射等操作情景轮番呈现,连接器自动对接、0秒脱落、自动加注……9A工位的使用,开启了我国新一代智慧化发射场建设的征程。
  一次次刷新进军太空中国高度的背后,闪耀着的是航天人牺牲奉献的精神之光。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功勋塔不远处,就有一座烈士陵园,100多位航天英烈在此长眠。
  “走过多少风雨从来不说,身影隐在荒岭沟壑,有过多少功勋总爱沉默,青春点燃天光地火……”55年来,一代代太卫人扎根高原、艰苦创业,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对党忠诚,为国争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志存高远,将荣光捧给祖国、把忠诚洒满星空。(曹婷婷 郑逃逃 张煦晨 包鑫)
 
来源:山西新闻网
 
 
更多>同类一线传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