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我市坚定贯彻落实稳粮保供政治任务,坚决把保障粮油生产作为三农工作头等大事,紧盯全年目标任务,组织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全市农业生产调度会、全市春耕生产与防撂荒工作等会议安排部署,制定出台系列文件,落实落细各项惠农政策,推进千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服务,多措并举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千方百计扩大豆、扩油料,全力推进春耕春播顺利进行。目前,全市已完成春播粮食作物658.52 万亩,超任务面积13.69万亩;已播大豆26.67 万亩,超任务面积1.67万亩;已播油料作物22.83万亩,超任务面积0.43万亩;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4.08万亩;粮油面积各项指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压实生产责任
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施扩种大豆油料等粮食安全整体战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书记、市长在春耕春播关键时期多次深入县乡村田间地头开展调研指导,副市长领题开展“稳定粮食产能和提升农业效益”主题大调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各县(市、区)和五台山风景区党委政府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状,并将粮食面积644.83万亩、粮食产量40.54亿斤、油料面积22.4万亩、油料产量26443吨、大豆面积25万亩、大豆产量29677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4万亩7项指标逐级分解下达,确保任务到田、责任到人。
二、强抓农资保供
春耕备耕期间加强农资监测与信息调度,启动种子、肥料等主要农资储备供应周调度,及早储备调运所需农资,做好供需对接。全市共储备调运种子8.7万吨、化肥30万吨、农药167吨。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农资忽悠商”整治“百日行动”、农药肥料专项执法等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615人/次,检查经营场所443个/次,整顿市场432个/次,办理案件63件,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三、强化农机保障
充分发挥农机在春耕春播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发挥农机服务组织的作用,做好农机手作业技能培训,备耕期间指导机手提前做好农机具的保养、调试和检修,合理调配作业机具,协调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共培训农机手、修理工1500余人次,检修各类农机具2.7万余台套。春耕春播期间全市累计投入各类农机具2.8万台(套),完成机械春耕整地548万亩,完成粮食作物机播面积480万亩,完成机械浇灌地面积129万亩,为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
四、狠抓灾害防控
春季气候复杂多变,易发生干旱、倒春寒、病虫害等农业灾害。与气象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对春季气候及生产形势进行分析预判,加强灾害性天气和病虫害的监测预警,提前制定防控预案和技术方案,及时发布预警信息30余次,发布病虫情报2期,指导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及广大农户提早做好防范。对5月初连续低温影响,对部分受影响作物及时组织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等营养液促进作物生长恢复,切实减轻灾害影响。
五、推动政策技术落地
不折不扣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强农政策,市县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给予每亩100元配套补贴,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制定出台《忻州市支持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忻州市支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六条政策措施》,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政策宣讲和技术服务,市级抽调专家技术人员110人,组件14个工作组包联到县,县级组织农技员1963人包联到村,实现包联全覆盖。全市各级农技人员已开展政策宣讲653次,开展各类培训351次,培训人数达8200余人,指导服务经营主体692个、农户1.2万余户,解决生产问题70余个。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抓好春播收尾工作,做到应播尽播、一亩不荒,着力抓好作物中后期田间管理,落实落细各项政策措施,确保任务指标全面完成。一是开展领导包县督导,由局领导带队组成9个包县督导组,深入14个县(市、区)和五台山风景区开展督导指导,全盘掌握和推进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确保全年发展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二是抓好单产提升,推进项目落实,强化示范引领,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下田进地,指导农户因地制宜做好肥水管理。三是强化技术培训,多形式组织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等技术培训、田间观摩。四是强化防灾减灾,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防范措施,指导农户科学防灾避灾,减少因灾损失。五是加强病虫害防控,抓好虫口夺粮,做好监测预警,在产量形成关键期及时开展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坚决遏制暴发成灾。
来源:忻州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