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陵川抢抓创建省级“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示范县”的契机,突出文旅康养、道地药材、特色种养等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因乡谋划、因村推进、因户施策,通过龙头带动、股份合作、互助托管、自营发展四种模式,针对性地打造具有陵川特色的“六类”庭院经济发展业态,绘就了一幅百花齐放的特色庭院经济增收新画卷。
出台政策支持农户参与
初冬时节,驱车离开陵川县城向东南行驶20多公里,便来到马圪当乡后郊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建利的引领下,记者见到了村民陈广法,谈起今年的收益,老陈打开了话匣子:“在政府的扶持下,房前屋后我移栽了半亩多连翘,再加上养的70多箱蜂,今年收入比去年多了不少。没想到,这身边不起眼的院子成了我增收的聚宝盆。”
有政策扶持,群众增收更有保障。为推动庭院经济组织实施,陵川县出台《关于扶持脱贫户及监测户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促进稳定增加收入的实施方案》和《庭院经济示范县创建方案》,并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双组长”的庭院经济工作领导组,全面加强对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
在出台指导性政策的同时,陵川县还制定庭院经济配套措施予以支持。在规划引导方面,结合县域主导产业及各地资源禀赋,分业态制定了庭院经济实用性规划。在组织带动方面,鼓励村集体组织群众发展庭院经济,根据情况给予示范村、经营主体、个人相应额度的资金扶持或奖补。在整合用地方面,对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其他闲散土地发展庭院经济的,根据用地性质,减免3年—5年用地租金。在基础配套方面,村集体统筹解决农户用水、用电、通路、排污等基础设施配套,所需费用减半。
同时,陵川县还在资金保障、技术服务、金融扶持、销售保障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具体措施,全力支持庭院经济发展。
陵川县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毕雪忠说:“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县直相关职能部门对完成庭院经济建设任务的村、户进行实地验收,查规模、查质量、查投入、查效益,形成验收档案。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户逐条反馈,限期进行整改。对符合验收标准、达到规模效益的村、户,落实扶持政策,兑现奖补资金。”
有政策扶持,群众增收更有保障。为推动庭院经济组织实施,陵川县出台《关于扶持脱贫户及监测户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促进稳定增加收入的实施方案》和《庭院经济示范县创建方案》,并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双组长”的庭院经济工作领导组,全面加强对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
在出台指导性政策的同时,陵川县还制定庭院经济配套措施予以支持。在规划引导方面,结合县域主导产业及各地资源禀赋,分业态制定了庭院经济实用性规划。在组织带动方面,鼓励村集体组织群众发展庭院经济,根据情况给予示范村、经营主体、个人相应额度的资金扶持或奖补。在整合用地方面,对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其他闲散土地发展庭院经济的,根据用地性质,减免3年—5年用地租金。在基础配套方面,村集体统筹解决农户用水、用电、通路、排污等基础设施配套,所需费用减半。
同时,陵川县还在资金保障、技术服务、金融扶持、销售保障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具体措施,全力支持庭院经济发展。
陵川县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毕雪忠说:“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县直相关职能部门对完成庭院经济建设任务的村、户进行实地验收,查规模、查质量、查投入、查效益,形成验收档案。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户逐条反馈,限期进行整改。对符合验收标准、达到规模效益的村、户,落实扶持政策,兑现奖补资金。”
因地制宜发展多种产业
景色宜人,收入喜人。“这几年,我利用自家的三间房开了民宿,效益不错,今年就能把20万元贷款还清。”古郊乡松庙村村民王新红笑着对记者说。由于身体原因,王新红无法外出打工,得益于“政府贴息、免费担保”的金融政策,他守家在地开起了民宿,节假日游人爆满。驻村第一书记张云博说,王新红只是松庙村经营农家乐的普通一员,在村里比他收入高的人还有不少。
离开古郊乡松庙村,来到夺火乡凤凰村。“今年连翘走俏,价格高,我一个老人也有数万元的收入。”71岁的脱贫户张美妞在自己房前屋后的10多亩山地上种了连翘,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一亩地采200斤连翘、一斤连翘20元算,仅连翘一项,我就能收入4万元。”
文旅康养和中药材是陵川县两大特色优势富民产业,产业基础扎实,带动效果良好。在庭院经济发展中,陵川县一方面以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为契机,引导农户对现有房屋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大力发展以休闲采摘、康养度假、清凉避暑、观光体验为内容的庭院农家乐;另一方面,结合村庄绿化、美化,积极引导农户利用自家庭院和村庄周边荒地荒山荒坡等闲置资源,大力种植连翘、桔梗、金银花等中药材,集中连片打造庭院药材园,让群众在家门口种药材、采药材、卖药材。
“我们将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的闲置空地进行了充分整合,并依托村里光照充足、土质优良、水源充沛的优势,引进栽种了红玛瑙等优质樱桃树苗。”陵川县附城镇盖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焦志军介绍,今年种植的樱桃树到2025年就能进入盛果期,每株预计可采摘樱桃15公斤左右,按目前市场价格每公斤30—40元计算,一棵树苗能卖400元左右,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140万元,户均增收2400元。
在扶持政策的引导下,庭院经济在陵川县发展迅速,每个村庄的庭院都散发着不一样的生机。目前,陵川县已在11个乡镇78个村发展起庭院农家乐、庭院药材园、庭院花果园、庭院小作坊、庭院养殖园、庭院蔬菜园“六类”业态的庭院经济6000多户,将“静资源”变为了“动资产”,将“荒废地”变成了“致富田”。
离开古郊乡松庙村,来到夺火乡凤凰村。“今年连翘走俏,价格高,我一个老人也有数万元的收入。”71岁的脱贫户张美妞在自己房前屋后的10多亩山地上种了连翘,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一亩地采200斤连翘、一斤连翘20元算,仅连翘一项,我就能收入4万元。”
文旅康养和中药材是陵川县两大特色优势富民产业,产业基础扎实,带动效果良好。在庭院经济发展中,陵川县一方面以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为契机,引导农户对现有房屋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大力发展以休闲采摘、康养度假、清凉避暑、观光体验为内容的庭院农家乐;另一方面,结合村庄绿化、美化,积极引导农户利用自家庭院和村庄周边荒地荒山荒坡等闲置资源,大力种植连翘、桔梗、金银花等中药材,集中连片打造庭院药材园,让群众在家门口种药材、采药材、卖药材。
“我们将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的闲置空地进行了充分整合,并依托村里光照充足、土质优良、水源充沛的优势,引进栽种了红玛瑙等优质樱桃树苗。”陵川县附城镇盖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焦志军介绍,今年种植的樱桃树到2025年就能进入盛果期,每株预计可采摘樱桃15公斤左右,按目前市场价格每公斤30—40元计算,一棵树苗能卖400元左右,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140万元,户均增收2400元。
在扶持政策的引导下,庭院经济在陵川县发展迅速,每个村庄的庭院都散发着不一样的生机。目前,陵川县已在11个乡镇78个村发展起庭院农家乐、庭院药材园、庭院花果园、庭院小作坊、庭院养殖园、庭院蔬菜园“六类”业态的庭院经济6000多户,将“静资源”变为了“动资产”,将“荒废地”变成了“致富田”。
创新模式带动群众增收
“我们合作社负责技术培训,村民学好技术后,就可以把蜂带回自己家养殖,每箱蜂平均能产15斤蜂蜜,每斤蜂蜜按50元算,10箱蜂就可以收入7500元。”古郊乡潘家掌村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杨国兴经常会利用农闲季节给村民讲解中蜂养殖技术。
潘家掌村位于国家级中蜂养殖标准化示范区,有着15年养蜂经验的养蜂能手杨国兴,在陵川县蜂业协会的扶持下,创办了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今年4月份,潘家掌村为10户脱贫户每户免费发放10箱中蜂,杨国兴的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托管代养协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协会+集体+合作社+农户”庭院“小蜂园”互助托管发展模式。
“现在正是灯笼的销售旺季,在家里就能扎灯笼架,厂里专程派车来拉,十分方便。”随着手中的灯笼骨架安装完毕,附城镇丰西村村民张建梅将自家院中安装好的骨架归置箱内。如今她靠着做灯笼,一个月能赚近2000元。村党支部书记王永安说,丰西村通过“传统手工艺+村集体+帮扶车间+农户”的庭院“小作坊”发展模式,让村民们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在庭院经济发展过程中,陵川县坚持强化联农带农,本着庭院小规模、区域大群体的产业格局,以村、片区或乡镇为单元,依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各种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出龙头带动、股份合作、互助托管、自营发展四种庭院经济发展模式,每一种模式都将农户链接在产业链上。
庭院经济的发展,不仅让陵川县村级集体经济一池“活水”竞相喷涌,还“链”动农户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目前,全县农家乐达到1500余家、床位3万多张,户均年收入达6万元以上;全县8000余农户在家门口种药材、采药材、卖药材、稳增收,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中蜂养殖规模达2.6万余箱,2000余农户参与其中,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小作坊”带动3600余弱劳动力、半劳动力实现了在家捧上“饭碗”,人均增收5000元。(李全宏)
潘家掌村位于国家级中蜂养殖标准化示范区,有着15年养蜂经验的养蜂能手杨国兴,在陵川县蜂业协会的扶持下,创办了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今年4月份,潘家掌村为10户脱贫户每户免费发放10箱中蜂,杨国兴的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托管代养协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协会+集体+合作社+农户”庭院“小蜂园”互助托管发展模式。
“现在正是灯笼的销售旺季,在家里就能扎灯笼架,厂里专程派车来拉,十分方便。”随着手中的灯笼骨架安装完毕,附城镇丰西村村民张建梅将自家院中安装好的骨架归置箱内。如今她靠着做灯笼,一个月能赚近2000元。村党支部书记王永安说,丰西村通过“传统手工艺+村集体+帮扶车间+农户”的庭院“小作坊”发展模式,让村民们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在庭院经济发展过程中,陵川县坚持强化联农带农,本着庭院小规模、区域大群体的产业格局,以村、片区或乡镇为单元,依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各种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出龙头带动、股份合作、互助托管、自营发展四种庭院经济发展模式,每一种模式都将农户链接在产业链上。
庭院经济的发展,不仅让陵川县村级集体经济一池“活水”竞相喷涌,还“链”动农户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目前,全县农家乐达到1500余家、床位3万多张,户均年收入达6万元以上;全县8000余农户在家门口种药材、采药材、卖药材、稳增收,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中蜂养殖规模达2.6万余箱,2000余农户参与其中,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小作坊”带动3600余弱劳动力、半劳动力实现了在家捧上“饭碗”,人均增收5000元。(李全宏)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