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在晋城 · 千万工程|“评星制”评出乡村文明新风尚!

日期:2023-11-27     来源:太行日报    浏览:457    
核心提示:原题:“评星制”评出乡村文明新风尚 ——泽州县南山村借鉴“千万工程”经验 推动乡村治理水平提升
 
 
走进泽州县巴公镇南山村
只见青山苍翠、漫山红叶之间
点缀一座座漂亮的“乡村别墅”
再加上宽敞的双向大道
山水相映的栖凤公园
……
一幅喜气洋洋、幸福和谐的画面
扑面而来
 
       “咱村位于美丽的龙王山东麓,全村178户505口人,党员28名,村集体资产556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70余万元。人均居住面积达45平方米,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建立了数字乡村网络平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实现了统一供暖、统一供水和统一供气,村民可以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在南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田宁兵的介绍下,一个产业兴旺、生活富裕,30多年来无刑事案件、无重大矛盾、无上访事件、无群体事件、无黄赌毒现象的新农村跃然眼前。

       “这一切,关键在于不断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田宁兵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南山村积极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以“十星级文明户”评选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彰显特色的乡村善治路径。

       南山村是薄荷泉、后沟、刘窑3个自然村迁村并点后建起的新村。刚合并时经常有邻里纠纷、酗酒闹事等情况发生。为培树良好的村风民风,1999年开始,村党支部在全村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通过10项创建评选标准,年年对村民进行评比,并为“十星级文明户”兑现奖励,20多年从未断档。

       “原来村里经常有吵架拌嘴这些现象,自从评开文明户后,大家都希望家门口挂上星级文明户的牌子。现在村里非常和谐,大家关系都特别好。”村民崔金梅欣喜地说,“星级文明户与年底集体分红、村内奖补等挂钩,大家积极性非常高,都希望自己家早点挂上牌子。”

       “有了评星活动,村民们互帮互助,和谐相处。”田宁兵说,为有效调动村民的积极性,确保评选过程公平公正公开,村“两委”按照“评审小组逐户评、‘两委’成员随时查、基层群众及时纠、专题会议集中授”的流程,对照标准评星定星。“不论是村‘两委’委员,还是村民,全村上下都要参与其中,相互监督,相互纠正,真正让村风文明有‘镜子’可照、有‘尺子’可量、有‘标尺’可比。”

       不仅如此,南山村还将“十星级文明户”做到年年有创新、年年有发展,机制不变、内容常换、与时俱进。去年开始,南山村党支部结合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基础上,梳理形成遵纪守法、科技文化、勤劳致富、计划生育、环境卫生、敬老爱幼、家睦邻和、勤俭持家、移风易俗、义务劳动十项“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标准,每项标准又细化为1—3项,根据重要程度设定相应比值,总分为100分,同时严格规定了每一项的扣分行为,切实使创星标准符合群众意愿和需求,在全村形成了以“星”为荣、“创星争星”的浓厚氛围,村风民风家风持续向善、向上、向好、向美。
                     
       为进一步提升“星级文明户”治理成效,南山村还在《南山村村民自治条例》中明确规定:村民、党员和干部若违反创建星级文明户任意一条标准,按照1:2:3的比例进行从严扣分,目的就是要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同时结合实际,汇编了《家庭和谐行孝道、健康长寿来南山》资料,把以德治村的理念贯穿其中。同时,村里建起村级法治文化广场,成立秧歌队、合唱队,设立读书角、网络室,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广泛宣传“十星级文明户”创评内容。

       在此基础上,村里兴建了高标准党群服务中心,完善了服务功能,便捷了村民办事;修建了老年公寓、农民公园和高标准旅游公厕,增加了各种体育设施、健身器材;完成了事关村民福祉的污水、生活用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民生事项,村内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乡村治,百姓安,自然产业强。村“两委”因地制宜,先后建起了优质果园、百头牛场、千头猪场、万只鸡场,全村繁育小麦良种674.85亩,种植业和养殖业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借助毗邻龙王山森林公园的优势,依托本村的栖凤公园、小瀑布、薄荷泉、汤帝庙、古柳池塘等景点,借“寿比南山”之名,主打“康养长寿”的牌子,努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每年国庆节和重阳节之际,村里都举办 “孝亲、长寿、怀旧”文化旅游节活动,有怀旧文化图片展,有红色文化收藏精品展,有剪纸、刺绣、布贴画展,还有“激情广场大家唱”和免费品尝巴公特色的十大碗、长寿宴、儿孙孝亲宴等节庆活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近年来,通过十星级评选活动,南山村的“好少年”“好婆婆”“好儿媳”“好妯娌”“好邻居”争相竞善,远近闻名。村里也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乡村治理服务示范村”等称号,成为乡村善治的典范。
 
  来源:太行日报
 
 
更多>同类一线传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