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 发展示范区建设势如虹风更劲

日期:2022-04-28     来源:运城日报    浏览:181    
核心提示:以“双十工程”为主抓手,在六大方面作示范,全力推动省级战略在运落地见效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 发展示范区建设势如虹风更劲

 
     截至3月底,今年“双十工程”351个项目中228个已开工,开工率65%,完成投资45.1亿元,投资完成率25%;沿黄美丽乡村示范带105个项目中66个已开工,开工率62.86%,完成投资6.16亿元,投资完成率20.53%……要素在汇聚、项目在落地、产业在发力,我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势如虹、风更劲。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职责和使命,在全省率先制订出台方案,谋划滚动实施“双十工程”,全面铺开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并在市第五次党代会上把建设黄河流域(运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作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牵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赋予我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新使命,“示范区”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
 
     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作为关键之举、头等要务,是时代机遇、必然选择。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突出工作重点,提出要在六大方面作出示范,全力推动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围绕强化污染治理作示范,我市将狠抓工业污染治理,对黄汾沿岸的企业进行全面深入排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确保沿线1公里内无污染企业;狠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清洁农业生产技术与先进适用装备,建立健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建立与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机制;狠抓城乡生活污染治理,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实施短板,推进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加大冬季清洁取暖改造力度。
 
     围绕抓好水土保持作示范,我市将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目标,以建设“五条绿色走廊”为突破,狠抓水土流失治理,巩固好林草保护成果,持续改善流域生态面貌;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持续深入实施“绿满运城”行动,科学种树种草,调优绿化结构,逐年推进实施,确保全市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狠抓水土流失治理,谋划实施一批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确保“十四五”期间全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30平方公里,每年减少入河泥沙74万吨;大力发展高效旱作农业,以打造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为突破,实施坡耕地整治、老旧梯田改造、旱作良种优选、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围绕提升防洪排涝能力作示范,我市将着力解决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常态化推进水库淤地坝除险加固,加快构建防灾减灾工程体系;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系统改造中心城市易涝区域雨污水管网,深入开展渍水点整治,贯通姚暹渠、官道河、干河等河渠,推动盐湖、尧梦湖等“十湖共治”,修复保护城市生态空间、泄洪通道,为极端灾害防御留足安全系数;解决预警监测体系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强化抢险救灾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够“拉得出、用得上”。
 
     围绕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示范,我市将在用好水资源上做文章,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深入开展全社会节水行动,加快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在严格水保护上见实效,大力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推动地下水位加快回升,逐步实现重点区域地下水采补平衡;在强化水支撑上下功夫,谋划实施一批水利工程项目,完善水网架构,提升全市域供水保障能力、应急供水能力和水资源调配能力,大力推进小浪底引黄工程提升建设速度,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水支撑。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作示范,我市将以建设黄河金三角(运城)创新生态集聚区为载体,培育“415”十大工业产业集群,打造“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大抽水蓄能电站布局建设力度,为提高全省电网调峰和安全运行水平作出贡献;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精准对接“一带一路”,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加强与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大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加强民生事业建设,使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围绕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作示范,我市将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守护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让优秀的文化“亮”起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让优质的文旅资源“火”起来,积极办好2022年全省旅发大会,加快创建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目的地。(王文军)
来源:运城日报
 
 
更多>同类一线传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