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对于成年人来说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对于婴儿来说,还是有很多讲究的。特别是对一些“新手”爸妈来说,宝宝娇嫩的身躯,总是感觉不敢下手;或者对于一些顽皮的宝宝,总是不肯配合;有些宝宝一洗澡就爱哭,不愿下水……这可真是让人左右为难了!为了帮助准爸孕妈们解决这些即将面临的“难题”,5月25日上午,我院孕妇学校的课堂上,专门以《新生儿沐浴及脐部护理》为主题,教授他们给宝宝洗澡及护理的正确技巧,让宝宝出生后能第一时间享受父母的爱,使小宝宝健康地成长。



新生儿沐浴及脐部护理
新生儿沐浴前注意事项
观察宝宝及亲子互动最佳时机
时间:于喂奶前,并选择每天气温较高的时段
环境:选择安全、避风、温暖的地方,室温最好在25℃—28 ℃左右。
水温:准备洗澡时,先放冷水再加热水,避免家中其他幼儿靠近;以肘部或手腕内侧试水温,约37℃ —40℃ 左右即可。
准备所需用物,并将沐浴后所需衣物一一套好。
家长指甲应剪短,并取下手表、戒指,避免刮伤宝宝。
为宝宝洗澡前应先洗手。
喂食前后1小时勿洗澡。
颈部、腋下、腹股沟、生殖部要清洗干净。
给宝宝洗澡后最好不用爽身粉
宝宝代谢快,出汗多,尿也频,过多的爽身粉遇到汗水或尿就会结成块状或颗粒状,当宝宝活动时,身体皱褶处的粉块或颗粒块摩擦娇嫩的皮肤,容易引起皮肤红肿糜烂,因此最好不要使用爽身粉。
给宝宝洗脸时要注意保护好眼睛
洗脸时,只要用毛巾或小纱布蘸温开水清洗即可。有些出生不久的小宝宝眼屎较多,妈妈可能会认为宝宝“火气”大,其实,这不是宝宝“火气”大,而是宝宝通过妈妈的产道出生时,被产道里的细菌感染造成的。因此,如果宝宝的眼屎较多,妈妈应带宝宝到医院请眼科医师看看,或者在医师的指导下给宝宝点金霉素眼药膏或氯霉素眼药水,治疗眼部感染。
洗澡时不要让水流进宝宝的耳朵里
给新生儿洗澡时,妈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宝宝耳内进水,万一不小心进了水,可以用干棉签轻轻擦拭,但不要捅得太深。如果发现宝宝耳朵里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应马上到医院请五官科医师诊治。
沐浴用品准备
浴盆
大毛巾二条
小毛巾二条
婴儿上衣1—2件
纸尿裤一条
消毒棉签数个
冷开水
湿纸巾
沐浴乳
沐浴步骤
姿势:将宝宝身体夹在妈妈的腰侧处,一手托住宝宝的头、颈及背,如同抱橄榄球的方式。
洗脸:使用小毛巾的四个角,由眼 →鼻 →额→脸 →耳,依序清洗,洗眼时宜由内向外。
洗头:以大拇指、中指分别压住宝宝两耳,以防止水流入耳内,以另一手涂抹浴液,轻轻搓洗,再以清水洗净后擦干头发。
前身体:先以手掌蘸水,轻拍前胸,让宝宝先适应水温,一手横过肩后固定于宝宝腋下,使用浴液清洗颈部、前胸、上肢、腹部、下肢、生殖器等部位。
后身体:将宝宝翻转过来,一手横过胸前,固定于宝宝腋下,让宝宝趴在手掌上,依序清洗背部→臀→下肢等部位。
擦干身体:洗净后将宝宝抱出浴盆,立即以大浴巾擦干,尤其耳后,关节及皮肤皱褶处都要擦干,并立即穿上已准备好的衣物。
六种情况宝宝不宜洗澡
1、打预防针后暂时不要洗澡。
2、遇有频繁呕吐、腹泻时暂时不要洗澡。
3、发热或热退48小时以内不建议洗澡。
4、当宝宝发生皮肤损害时不宜洗澡。
5、喂奶后不应马上洗澡。洗澡通常应在喂奶后1~2小时进行为宜。
6、低体重儿要慎重洗澡。通常指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宝宝。
脐部护理
脐部护理包
75%酒精一瓶、棉棒一包或酒精纱布2块
脐部护理步骤
1、新生儿沐浴后必须做一次脐部护理。
2、以75%酒精沾湿无菌棉棒2支,一次用一支棉棒于脐根部由内向外做环形消毒即可。
3、消毒范围约直径3公分
脐部护理注意事项
若有潮湿或沾上粪便,则需随时更换。
于出生后约7—10天左右脐带会干硬脱落。
脐带脱落前后2—3天会出现少量淡黄色或淡咖啡色分泌物,勤加以消毒即可。
应随时观察脐带有无出血及感染征象,如分泌物呈现绿色、黑色或产生臭味、脐部发红、发烧时则需立即就医。
来源:河津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