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农文旅融合孕育千年古县新生机

日期:2024-07-31     来源:山西日报    浏览:528    
核心提示:盛夏时光,在骄阳的映照下,交城的山水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沿着如诗如画的庞泉沟镇代家庄村一路而下,观山水,赏花海,品清泉;到



盛夏时光,在骄阳的映照下,交城的山水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沿着如诗如画的庞泉沟镇代家庄村一路而下,观山水,赏花海,品清泉;到清凉的野则河农耕文化园犁田种菜,游玩采摘,体验农家乐,感悟山水情;再到传统古村落磁窑古村,捧起唐陶宋瓷,触摸古老时光……千年积淀,人物繁阜,都汇集于吕梁山下的这座千年古县——交城。

2023年,吕梁市委提出了要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力量打造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浓厚的人文底蕴,交城县委、县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休闲旅游为引擎,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乡土文化为灵魂,深入挖掘乡村文旅价值,重点打造天宁镇磁窑村、田家山村,西社镇东社村、野则河村,庞泉沟镇山水村、代家庄村、市庄村苏家湾组,东坡底乡神堂坪村8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力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目前,这些乡村旅游重点村正加快实施村貌改善、环境整体提升等工作,乡村新风貌正孕育着精彩蝶变。

依山傍水 建设绿色康养之地

代家庄村地处交城县庞泉沟镇东部,距县城70公里,紧邻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省道祁方线、文峪河傍村而过,整个村庄依山傍水,环境优雅,空气清新,视野宽阔,入眼皆是青山翠色。走进村庄,街道巷口宽阔干净,两侧房屋错落有致,文明牌匾跃然墙上,农家庭院窗明几净,村民闲话自在怡然,处处呈现出一派简朴醇厚的乡村气息。优越的自然风光和环境条件,成为了该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香约”薰衣草庄园是该村打造的特色产业。步入庄园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薰衣草如同紫色花海,妆点着庞泉沟间的秀丽山水。风吹起时,一个如梦如幻的紫色世界跃然眼前,吸引着不少游客在此观光赏玩,打卡拍照。

近年来,代家庄村积极开拓思路,抢抓乡村振兴机遇,立足区位优势,以“旅游兴村”为抓手,依托“香约”薰衣草庄园、青禾谷种植旅游基地和百亩采摘园三大生态旅游产业主体,通过“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紧抓旅游红利,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线路。同时,盘活利用闲置的农宅、宅基地,开发了一批民宿项目,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条件,力求将代家庄村建设成为庞泉沟旅游线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夏天的庞泉沟代家庄真美!不仅山清水秀,还可以观赏浪漫的薰衣草花海,体验采摘丰收的乐趣,感觉不虚此行。”家住县城的刘爱兵女士对代家庄之行兴致盎然。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交城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总体要求,把示范村创建作为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的重要抓手,通过整合庞泉沟镇代家庄村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实施“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打造“民宿+乡村集市+综合服务中心”等多位一体的乡村旅游新型产业链,着力构建“村美、业旺、民富”的乡村振兴新态势,乡村振兴的路子也越走越宽广。

如今的代家庄村,民宿格局清新雅致,庭前屋后鸟语花香,放眼望去,旖旎的山水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处处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来到这里,可以休闲赏景、亲近自然,漫步薰衣草花海的紫色浪漫,呼吸山水之间的清新空气,感受自然风光与乡村文化的完美结合,五步一景、十步一画,每一处都值得流连忘返。

星火传承 打造红色文化之乡

作为晋绥革命老区的西社镇东社村,红色遗迹星罗棋布,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先后被评为吕梁市美丽宜居示范村、乡村旅游重点村。近年来,东社村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打造全市知名党建研学旅游目的地,用红色教育为党员干部铸魂补钙,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凝聚砥砺奋进精神力量。

来到东社村,映入眼帘的便是以“重走红军东征路”为主题的红军东征文化广场党性教育实训基地。该基地紧扣“实训”二字,投资建设了红军东征文化广场,设置“红军东征简介”大卷轴等红色文化宣传版面,配套完善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建设村史馆,集中展示各式各样的红色革命文物,以及当地的民俗、非遗展品;科学开发利用村内的8处红色遗址和4处不动产文物,结合村北部的登山步道,开发出独特的“重走红军东征路”红色旅游路线,最大程度吸引游客来此观摩学习、运动体验“行走中的红色党课”。截至目前,该实训基地先后接待各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党性教育实训活动30余次。

交城县西社镇东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茂堂表示,下一步,该村将以今年全市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为契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特色旅游资源,以红色为主线,把东社村建成一个集红色旅游、休闲采摘、康养度假、乡村体验为一体的红色文化旅游村,进而促进东社产业结构调整、百姓增收,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知名度,努力把东社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富裕的美丽乡村。

除了东社村,在交城这块红色热土上,沙沟村、西社村、岔口村等村,也通过积极挖掘浓厚的红色文化传统,因地制宜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集聚起来,从配套基础设施的修建完善以及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上下功夫,积极还原革命故事,讲好历史文化,做深做实做细乡村旅游文章,全力打造一条街、一站式的乡村文旅产业格局,让乡村旅游产业逐步成为这些村的特色支柱产业。

亲近自然 体验乡土乡情乡愁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是西社镇野则河村的一块闪亮的发展招牌。

野则河村坚持“把游客引进来、把文化带出去”双向互促理念,以农耕采摘、徒步野营、文化研学为特色,以完善的基础建设为底色,以优越的生态环境为景色,融餐饮、住宿、游玩于一体,精雕细琢打造视、听、感俱佳的野则河农耕文化园,不断吸引游客千里寻访,体验耕田劳作、喜获丰收的乐趣。来时心情愉悦,玩罢满载而归。

野则河民宿作为承载乡村记忆的重要载体,从设计开始就强调尽量保留传统民居特色,通过墙绘、户外展览等方式,在乡村建筑、乡村景观中融入文化元素,内部装饰融入更多乡村特色元素,使用带有本地文化符号的餐具,宣传本地风味美食。同时,在营造文化氛围的基础上,注重居住品质,放松身心,融入自然,真正做到开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第一次来到野则河农耕文化园的张大妈开心地说:“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一草一木都有着很深的感情。这次来到野则河村,感受一下这里的山水田园风光,感觉特别地开心,特别地幸福。”

未来,野则河村还将依托村庄自然的山水优势,以农耕文化园和民宿步行街为发展要点,以河道景观为背景,延伸打造森林栈道、林间写生、露营烧烤、农业采摘园等一系列观光娱乐项目,将野则河村打造成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宜居康养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多元赋能 激活古村古韵新生

天宁镇磁窑古村陶瓷历史长达7000年,该村的交城窑是山西唐代始烧的六座窑口之一,在中国陶瓷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如今,村内依然保留着唐宋瓷窑址、娘娘庙、狐侯祠及众多的古民居,“千年窑火”还在熊熊燃烧。

沿着蜿蜒的石街石巷来到陶瓷文化体验馆,制陶师傅白建文正带着10余名游客体验陶瓷制作。师傅巧手一转,一个瓷瓶的泥坯就呈现出来。旁边的展示架上,各式各样的陶瓷制品层层叠叠、鳞次栉比,无声诉说着磁窑古村千百年来传承的陶瓷文化。

“磁窑村从唐朝以来就是交城窑制作陶瓷的地方。今天在这里体验了一回古人制作陶瓷的过程,亲身感受到了陶艺制作的魅力,也深刻体会到了磁窑村深厚的文化历史。”游客陈泽浩此行收获满满。

以陶瓷文化为纽带,磁窑村按照“党建+文化旅游”品牌创建思路,依托独有的优势资源,开发建设传统古村落旅游项目,高标准打造了乡村记忆馆、文化小院、文化遗址狐神庙和娘娘庙、文化广场等一批古村落文化展览点,开放古村文史博物馆,宣传传统陶瓷文化。同时,积极修缮改造传统民居小院5处,免费对外开放传统院落7处,吸引陶瓷、根雕、玉器等非遗文化产业入驻古村,开展创作。此外,依托良好的乡村景观、历史底蕴和建筑资源,开发建设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进一步充实了古村落的人气和活力。

陶瓷综合文化展示,磁窑商品一条街商业综合体,磁窑河瀑布……随着一个个文旅项目的接连启动和完工,从千年岁月中走来的磁窑村,正全力焕发着无限新生机,也将逐步成为交城周边地区的文商旅理想目的地和消费新领地。

交城县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挖古村落人文历史底蕴,完成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打造旅游名村,擦亮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金字招牌”。随着交城县8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走上“小而美”的精致路线,成为了“风光美、体验足、反馈好”的现代文旅新农村。接下来,交城县将进一步优化思路、创新理念、扎实举措,整合旅游资源,突出地方特色,全力完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开展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工作,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知名度,为“吕梁山”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让千年古县——交城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山西日报
 
 
更多>同类一线传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