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县镇旧县村作为河曲县2024年确定的精品示范村,一场以“千万工程”为引领的乡村变革正悄然发生,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村民张生泉说:“这几年人们生活好了,也有时间搞文艺活动了。今年我们又把我们的文化活动中心进行了翻新,村民们每周一三五都来这里活动,爱唱的唱歌,爱跳的跳。我们还有电影站,能看电影,还有图书馆,还有老年餐厅,这几年这日子越过越有滋味,越来越舒心了。”
“千万工程”以生态起步,但不止于生态。从一个“灰头土脸惹人嫌”的小山村,转变成了“千万工程”精品示范村,得益于“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来,旧县村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标准化建设、网格化管理、党员积分制管理、星级文明户评比、壮大集体经济、清化收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充分挖掘地域资源禀赋,以发展河曲红葱特色产业为抓手,从育苗、规模种植、农业托管、产品加工、展示推广等方面全产业链发展,同时,以肉牛养殖、设施大棚种植和小杂粮种植作为产业补充。扎实开展绿色低碳行动,实行取暖煤改电项目,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持续推进耕地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全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美丽经济”,依托海潮禅寺等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内涵,在文化宣传、商业配套、人居环境、营商环境等方面下功夫,架起“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桥梁,迈出矿区村发展乡村旅游的第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
村党支部书记黄瑞华说:“通过这两年的努力,我们正在从一个“灰头土脸惹人嫌”的小山村,转变成了“千万工程”精品示范村建设示范点,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煤改电项目,让村民实现清洁取暖,已经完成六十多户。红葱交易市场也建成了,秋收季节就能用了。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是一个矿区村,以前发展主要靠煤炭,环境肯定受影响,今年我们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发挥党组织一线战斗堡垒作用,因地制宜,在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场所服务、产业增收、乡村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发力,不断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面貌。”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项目建设之——上榆泉煤矿:智能化建设引领煤矿高质量发展

随着远程操控人员的轻轻一点,综采集控室即可实现对采煤、掘进工作面设备的“一键启停”。供电、压风、通风、排水、主运输等系统,在综合自动化平台的支撑下,实现了在线监测与远程控制的深度融合。指令下达至机器响应,过去要几百毫秒,现在只要20毫秒,作业现场的画面与数据实时传输至地面,5G网络的即时响应让智能化技术大放异彩。自主截割、视频监控、人员靠近报警、故障自诊断与信息推送等智能功能,不仅减轻了矿工负担,更将安全生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真正实现了减人提效。
国神公司上榆泉煤矿机电管理部宫民说:“实施智能化煤矿建设以来,我们综采工作面的人员配置显著优化,从原先的15人缩减至8人,同时实现了固定岗位的无人化值守。为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我们已部署了人员接近报警系统、AI智能识别摄像仪、全方位安全视频监控网络以及语音对讲联动装置。这些设备不仅能够实时精准地监测井下工作人员的位置与动态,还能通过集成的高灵敏度传感器,即时分析并预警各类潜在安全隐患与风险。一旦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将立即触发报警机制,确保我们能够迅速响应并妥善处理,从而全方位、多层次地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进行。”

国神公司上榆泉煤矿党委副书记、矿长李刚说:“上榆泉煤矿紧紧抓住全省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的机遇期,围绕5G+,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数智赋能融合,完成了矿井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大大降低了生产一线的作业人数,极大降低了开采成本,提高了开采效率,确保了煤矿生产安全高效和高质量发展。下一步,上榆泉煤矿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继续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在原中级智能化建设基础上,助力“减人、增安、提效”,到2025年,入井作业人数减少50人以上,危险繁重岗位机器人替代率达到50%,回采工效提升15%以上;直至2035年,上榆泉煤矿全面完成智能化建设目标,最终以新质生产力点燃矿井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乔雨霞 张宇 张玉洁)
河曲县红石线路面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



城建交通局项目负责人戴永立说:“河曲县后红崖至石槽沟公路路面改造工程路线,起点位于沙泉镇后红崖国道G338海天线K809+900处,路线由南向北经双神堂村,终点止于石槽沟与省道S308韩河线K28+550处相接,路线全长8.56公里。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采用30Km/ h ,路基宽度为7.5米,项目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平面交叉工程、环境保护与景观工程、安全设施等建设内容。现已全部完工。”
红石线路线全长8.56公里,是连通国道G338海天线和省道S308 韩禹线的重要农村公路,承担着河曲县矿产运输、旅游资源开发、群众出行等重要功能,对当地路网结构的优化和门户形象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是县委、县政府聚焦乡村振兴,稳固高质量发展基础,全面建设和美乡村实施的一项重要惠民工程。
来源:河曲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