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美景靓亦如画
——翼城县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乡村颜值大提升
实施乡村振兴发展,生态宜居是关键。连日来,翼城县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大力推进“冬季行动”,全面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冬季攻坚战,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热潮,描绘出一幅乡村美、产业兴、群众富的美丽画卷。
明责任
掀起整治工作热潮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翼城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按照以规划引领、统筹推进为工作主线,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绿美村庄建设、特色产业发展为着力点,开展全域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旧颜换新颜。

同时,该县深入践行“最初中国·文明临汾”三个“十小事”,健全完善“党建+”模式,7000名农村党员全面开展“1+1+N”结对帮扶,逐步构建党建引领全民共治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创新完善“积分制”模式,村村设立“道德银行”“时间银行”,扎实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等评先选优活动,党员群众参与社会服务的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创新设立“清单制”模式,将环境卫生整治、重点工程、矛盾调节等纳入管理内容,统一制定“制度、标准、网格”三个清单,切实让干部照单履职、让群众依规办事。
如今,全县各乡镇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已是常态化,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党员干部带头干,群众主动跟着干,掀起了大干快干、实干苦干、争先奋进的工作热潮。
抓举措
用好 “千万工程”经验
抬头是画,入目是景。走进中卫乡辛庄村,干净整洁的绿道两边,白墙红瓦格外醒目,不少农户的房前屋后种上了花花草草,一幅幅文明、和谐、健康的和美乡村图画让大家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这只是翼城县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该县聚焦重点难点,精准靶向发力,“清拆改建”四措并举,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提档升级,突显了内外兼修、各具特色、亮点纷呈的整治成效。
里砦镇老官庄村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把村庄闲置的宅基地、拆除危房后的空地、无人问津的空闲荒地进行平整,打造成“小菜园、微景观”,改善人居环境,扮靓村容村貌。

从村容村貌改善到生态保护与民俗传承,从特色打造、生态管护到产业发展、设施完善,广大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好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得到了大家的广泛支持。
聚合力
擦亮和美乡村底色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看似是一个单项工作,实际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翼城县坚持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擦亮美丽乡村的底色,有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净”起来,向“绿”起来、“美”起来跨越。

南梁镇多村的道路得以硬化、墙体得以亮化,片区整体绿化、美化得到全面提升,大量闲置资产得以盘活开发利用,老百姓幸福感满意度更高,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文化振兴。
在去往西阎镇的旅游路上,路边的“蘑菇”路灯趣意盎然。“我们西阎是翼城出了名的香菇生产地,著名的历山风景区也在这里,曹公村的四圣宫是‘国宝’。”曹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侯军介绍,现在趁着淡季,好几家农家乐借人居环境提升整治的契机,也在改造升级餐厅、增加停车地点、美化绿化家园。环境好了,来的人更多了,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
行走在翼城县的和美乡村,一个个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镶嵌在各个村落,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该县通过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提档升级,突显内外兼修、各具特色、亮点纷呈的整治成效,各村因地制宜进行“微景观”艺术创作,开展绿化美化行动,进一步提升了村庄颜值、气质;结合主导产业、自然景观打造主题公园,挖掘本地民俗文化,以彩绘、雕塑扮靓村庄,建设民俗文化广场,让村庄面貌焕新颜……
下一步,翼城县将坚持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进一步奏响乡村振兴主旋律,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促进农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
来源:临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