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襄县全景
冬闲人不闲,如今的农村,冬日农闲正逐渐转变为农忙,村民纷纷加入到乡村振兴的行列中,掀起“兴产业”的冬季农忙热潮。近日,记者来到定襄县宏道镇辛安村的村办企业车间,工人们熟练地在生产线旁进行冻干山楂的分拣和包装。近年来,辛安村立足村情实际和资源优势,积极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推荐产品
提到宏道镇特产,山楂必然名列其中。宏道镇辛安村是周边有名的山楂产地,这里的山楂,果实浑圆、果色鲜红、果味浓郁。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该村申请了70万元扶持壮大村集体专项资金,以“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拓展集山楂种植、储存、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成立定襄县襄遇欣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襄遇欣安”农业特优品牌,推出冻干冰糖葫芦、冻干草莓、山楂月饼等特色产品,通过商超投放、网络直播带货、乡村e镇和淘宝零售等多途径,促进山楂产品销售,构建一产卖鲜果、二产卖冻干、三产卖风景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产品展示
“襄遇欣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定襄县目前唯一一家拥有自有商标、条码以及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村办企业。当前有6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为本村村民提供分拣、包装、装卸、仓管等15个务工岗位,实现村集体、企业、农户三方增收。”该村党支部书记朱炳蓉说。这时,辛安村党群服务中心迎来了几位从忻州城区过来的顾客,她们在朋友的推荐下,前来购买冻干糖葫芦。朱炳蓉立刻化身销售员,介绍产品,推介品牌。朱大姐说:“之前朋友送了我一袋冻干糖葫芦,我们品尝后很喜欢,于是叫了几个朋友开车到村里多买些山楂果。”续大姐说:“我就是本村人,我们村的特产就是山楂。这两年,村里办起了企业,开发山楂产品,我逢人就推荐好吃酸甜的山楂果,带着身边老姐妹买了很多次了。”朱炳蓉拿出了产品试吃装让顾客吃个够,还不时地推荐新产品冻干草莓。这几位顾客每人购买了几大袋山楂和草莓果,开心地离去。

分装产品
据了解,该村积极探索农产品深加工途径,多次外出考察,了解到目前农产品的附加值高并且深受市场欢迎,于是决定依托本村的山楂果资源,发展冻干产业。一个个独立包装的山楂果中间去核,再裹上麦芽糖和芝麻,经过冻干工艺处理后,吃起来酸甜可口、酥脆爽口,是老少皆宜的健康小零食。朱炳蓉介绍说:“2023年12月,冻干糖葫芦上市,去年又新添了冻干草莓,在中秋节前,与神池县的月饼工厂合作推出的山楂月饼卖得异常火爆,今年我们又会推出冻干冬枣和混合果蔬干等新产品。当前,工作人员正忙着备货冻干产品的礼盒装,抓住年前最后一波销售旺季。”截至目前,冻干产业已为该村村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
“野桥回首处,红树满秋山”是丰收季节百亩山楂林的真实写照,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来品果观景。游客赏山楂、购山楂,一颗颗红彤彤的山楂成了辛安村的一张名片。该村村集体引导农户发展特色采摘园,将山楂采摘和乡村旅游相结合,开发周末游、乡村游,让游客体验乡野乐趣。去年国庆假期累计接待游客近千人,助推农户稳定增收。
定襄县南林木村:红薯“住进”仓储窖 错峰销售增效益
在定襄县南林木村,红薯种植已经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农民种植红薯,近期,该村新建的红薯仓储窖正式投入使用,让村里及周边村秋收的红薯及时“住进”了仓储窖,村民们增收有了保障。

仓储窖内红薯保存完好
进入该村的红薯仓储窖,一股湿润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窖内整齐摆放着当季收获的红薯和长山药。拿起一根长山药查看,粗壮厚实,表面裹有一层泥土作为天然保护膜,看起来就和刚从土里刨出来的一样。墙上挂着温度和湿度计,可随时掌控窖内情况,以便及时调整。
南林木村地处滹沱河畔,边坡地属沙质土壤,肥沃疏松,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合种植红薯。该村的红薯品质优良,果型饱满,色泽诱人,软绵可口,甜而不腻,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在当地大中型超市、批发市场享誉已久。季庄乡党委政府把南林木村列为发展“一村一品”红薯的重点村之一。然而,销路单一的问题困扰着红薯产业的发展。多年前,村民种植的红薯大多是就地自产自销,或是走街串巷,拉到城区街道叫卖,渐渐地,大家种植红薯的积极性下降。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定襄县仁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红薯销售和深加工上下功夫,提升红薯知名度,与当地农贸市场、商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秉持“以销定产”的理念,引导种植户放开手脚,大胆种植,红薯销量大幅提高。2021年,该公司流转土地1000亩,纳入红薯种植基地。每亩产量约5000斤,按每斤0.7元收购,每亩产值达3500元,扣除投资成本后,纯利润达2500元,每亩种植红薯与玉米比较,增加收入1800元,种植1000亩红薯,共可增收180万元,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南林木村党支部书记岳文生说:“红薯仓储窖让我们更有底气扩大种植规模。去年红薯销量很好,村里的大部分红薯在当季就销售出去,进入仓储窖的量不多。村民们很高兴,红薯给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南林木村红薯
南林木村红薯仓储窖项目总投资345万元,建成长42米、宽13米、高5.5米的地下存储窖36间,并且在地下2米处建立夹层用来存储蔬菜,面积约3000平方米。红薯存储量约3050万斤,蔬菜存储量约30万斤。通过智能终端设备,能够对窖内温度、湿度进行实时监控和调节,使窖内温度保持在10℃至14℃之间,经过智能化窖存的红薯更易于糖化,口感更佳,也容易长期储存。红薯“住进”仓储窖,不仅延长了存储期和销售期,还让农户和企业能够根据市场行情灵活安排销售时间,实现错峰销售,提高经济效益。
今年,该村将完善集红薯种植、深加工、仓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加强红薯、蔬菜仓储管理,增设蔬菜分选、包装等设施,建成薯、菜、果品仓储物流基地,让红薯产业更具优势、更具实力。
来源:忻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