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垃圾坑整修后成为村民休闲的小公园
白墙黑瓦的整齐民居,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平坦宽敞的柏油路直通农家小院……行走在深秋的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镇坂地村,满眼尽是生动和美的美丽村景。
“一年收成靠天,吃水用电不方便,要是遇上雨雪天气,出门上厕所最怕摔倒。”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以前生活的无奈,不过,这样的生活对于70岁的老村民崔如虎来说,已经彻底成为历史。
这主要得益于2018年初,坂地村抓住介休市“村企联建”美丽乡村的政策机遇,依托金泉集团的资本优势,对坂地村的道路、上下水管网、煤改电、外墙保温、厕所等进行全面改造升级。通过一系列建设,坂地村补齐了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人居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近年来,坂地村先后被评为山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级人居环境激励村”。
改厕治污一体推进
墙上和地上铺着明亮干净的瓷砖,亮堂的厕所里蹲便器、洗手台盆以及淋浴设施应有尽有。不到10平方米的空间,解决了村民武有强一家的如厕问题。“现在厕所用着很方便,可刚开始改厕时我并不积极。”武有强提起改厕就收不住话匣子。武有强说道,刚开始改厕时他有很多顾虑,既担心厕所有人建没人管,又不知道水冲厕所的污水会流到哪里去?
“2018年刚改厕的时候,不愿意改的村民不少。要想在村里开展改厕工作,首先要把粪污的处理方式搞明白。”坂地村党支部书记温锦滨说。改厕前村“两委”专门召集村民代表开会商议,最终确定将改厕和生活污水处理同步推进。村里先在低洼处建起一个日处理能力50吨的污水处理池,再逐一将农户家里的污水通过管网接通。
“清楚了粪污的去处,也了解到村里安排专人负责新修厕所的维修,我就马上报名要求改厕了!”武有强说道,崭新的厕所给他一家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便利。“如今屋里就能上厕所,还能洗个热水澡。”武有强说。
从武有强家里出来,走在宽阔整洁、标线清晰的村路上,温锦滨介绍,就在这条柏油路下,埋着村里的一根根排污管道。“跟城市相比,农村的排污管道在建设时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温锦滨说道,坂地村村民的房屋依山而建,地基高低不同,在支管与主管道连接时要格外注意施工质量。坂地村为了将村民的生活污水全部纳管处理,在管网铺设开工前就做足了功课。精心设计施工图,严把工程质量关,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做到应纳尽纳、应收尽收。
坂地村利用山地落差大的特点,污水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管网系统无动力收储,最终汇集到全村地势最低的污水处理厂中。粪污经过沉淀分解、厌氧发酵等流程,成为农作物最需要的优质农家肥;污水则经过沉淀和过滤处理达标后,排放在旁边的荞麦地里。
据介绍,明年坂地村将建成50立方米的污水调节池和500立方米的蓄水池,从而进一步提升排放水的卫生标准,并将处理后的污水留作灌溉用水。“污水变清水,既保护环境又节约了灌溉用水,一举两得。”温锦滨说。
全民参与美家园
在坂地村的活动广场上,曾用来给猪喂食的猪槽被用作了花盆,废弃轮胎围起了长长的绿化带,新建的八角亭成为村民“拉家常”的好去处。“这地方原来是垃圾坑,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谁也没想到能变成公园。”正在散步的村民梁秀芝说,“我也在这个小花园里栽了树呢。”她告诉记者,建亭、栽花、种树,不少村民都参与了小广场的建设。“为了改善村里的环境,我们都愿意出点力。”梁秀芝说。
2018年开始,坂地村打响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攻坚战。但作为账面没什么余钱的小山村,搞大拆大建、快干猛进的形式主义使不得,“发动群众,就地取材,打造小庭院”的整治思路成为村“两委”的共识。“我们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就是要把村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温锦滨说。
在调动村民参与的过程中,坂地村从拆废弃猪栏羊圈、清污水、清垃圾、建卫生厕所等基础工作开始。他们一边发动群众拆除村中危旧房屋、烟炕、旱厕等,腾出空间统一规划,一边鼓励村民自己动手打造院里院外的微小景观。
“星级美丽人家”是坂地村为发动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而开展的评比活动。村民云改弟这两天就为在新一轮“星级美丽人家”评选中取得的好成绩而高兴。原来,上次评星时刚好赶上家里有事,院里卫生清扫不及时,“美丽庭院”和“垃圾分类”两个评项的星级都不高,影响了整体的得分。和邻居一比,单项和总分都落后,老两口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次的评选中,干净清爽的院子、用旧瓦片打造的微景观都给云改弟加分不少。
在坂地村村头的公示栏上,星级户名单一眼就能看出谁家好谁家差,为的就是营造家家讲卫生、户户比洁净、组组来评比的浓厚氛围。据了解,目前全村已经有64户成为“满星”文明户。
“星级美丽人家”评比有效破解了村民过去“不想改”的难题。如今,坂地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有各具特色的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
就地吃上旅游饭
传统的晋中窑洞式民居,青石砖、木栅栏围起来的雅致小庭院,长满各类蔬菜的门前小菜园……循着欢快的笑声,走进村里打造的老院子农庄,有的游客正三五成群地在水塘边散步,有的则甩开鱼竿在“半亩鱼塘”钓鱼。“现在池塘的步道上游客来来往往,但在以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农庄食堂的面案师傅宋晓琴介绍,她在村里住了一辈子,在她的印象里,以前池塘边是村民丢弃生活垃圾的场所,村里的老窑洞也已破败不堪。“现在村里不仅环境好,村“两委”还将窑洞打造成传统小院,闲下来我们都会去池塘边走走。”宋晓琴说。
以干净整洁的村庄人居环境为基础,坂地村挖掘利用旧村闲置的宅基地资源,发展农旅融合产业。2020年,坂地村全面排查旧村宅基地和窑洞的数量、面积以及利用现状,通过修复、复建等方式,逐步将闲置的约60孔窑洞打造成传统农家院落。目前,已建成包括“老院子农庄”在内的3个传统农家小院。村民还在道路两旁的农房白墙上画上生动形象的墙绘。经过整治,坂地村已成为周边小有名气的乡村旅游打卡地,来这儿尝特色农家菜、赏乡村田园风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一个月有3000来块的工资呢!”宋晓琴对自己的收入很满意。“生意很红火,国庆节期间每天都有7-8桌的客人。”宋晓琴说道,农庄忙起来的时候,她还会请附近村民来帮忙,每人每天可以拿到100元的收入。
坂地村还集中流转村内的“四荒地”,统一整合成一大块园区。目前,已连片种植果树、中药材等800余亩,并建立苗圃基地1个、有机蔬菜大棚2个,发展休闲采摘、农耕体验等休闲农业项目;通过“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有效带动100余名村民就地就业,人均年增收1.5万多元。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坂地村研学游接待量达6000余人次、旅游接待量达3万余人次。
“2022年以来,已有4名应届毕业大学生向村里递交了回乡工作、生活的申请。”温锦滨自豪地讲道,良好的发展前景不仅提升了村庄的知名度,也让大家对未来充满信心。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升级,坂地村实现了旧貌换新颜的完美蜕变。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