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岸边寻找“海味儿自由”

日期:2024-10-09     来源:新华社    浏览:590    
核心提示:图片海报设计:张晨光国庆假期,一场别开生面的大闸蟹开捕活动在黄河薛公滩生态文化旅游景区举行,引来四面八方的客商和游人。蟹

图片海报设计:张晨光
 
国庆假期,一场别开生面的大闸蟹开捕活动在黄河薛公滩生态文化旅游景区举行,引来四面八方的客商和游人。

“蟹黄饱满、肉质紧实、口感微甜,来采购好多次了,一直卖得很好。”来自西安的客商刘先生说。

黄河薛公滩地处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孙吉镇薛公村,近年来,这里产出的“黄河大闸蟹”以其优良品质和独特风味受到市场青睐。

“青壳、白肚、金爪、黄毛,在黄河滩涂养殖的螃蟹不仅没有泥腥味,而且个头大、膏黄饱满、肉质鲜美。”薛公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程俊怀说,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创新,在黄河滩上实现了“南蟹北养”,昔日贫瘠的土地如今成了村民的致富田。


在黄河薛公滩,工作人员展示刚捕捞的大闸蟹。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变化始于十多年前,那时的薛公村黄河沿岸,是近万亩的滩涂和荒沟,不适宜粮食作物生长。2012年,来自安徽芜湖的水产养殖户张俊在此承包了千余亩土地,开始种植莲藕,随后发现这里的生态环境日渐变好,很可能是养殖大闸蟹的理想之处。

“黄河水质好、水中营养元素丰富,沿岸气候宜人,加上沙质盐碱土壤,都能让大闸蟹更好更快地生长。”张俊和同乡带着南方蟹苗品种,从最初的30亩试验塘发展到如今的500亩养殖基地,亩产也从十几公斤提高到100多公斤。

为了壮大特色产业,当地政府部门和村集体不断完善养殖基地,打造专业化的蟹塘、新建尾水治理系统,种植藻类、荷花,既可以中和盐碱度,还能为螃蟹提供食物,形成莲蟹共生的养殖模式。

临猗县孙吉镇党委书记王国说,黄河边养殖大闸蟹,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新模式,也吸引了更多有技术、有想法的年轻人来这里创业,逐步形成鱼虾蟹立体化养殖生态系统,在黄河岸边就能实现“海味儿自由”。

当前,薛公村已有上千亩的大闸蟹、小龙虾养殖基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还能提供长短期就业岗位130余个。2023年,全村大闸蟹产量15万斤,产值超过750万元。

山西省临猗县薛公村的蟹塘(无人机照片,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天好、地好、水好是临猗黄河大闸蟹养殖的三大优势。”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虾蟹体系淡水蟹生态系统养殖岗位专家、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成永旭说,极端天气少、黄河滩土质适宜、黄河水质优良,共同孕育出了优质的水产养殖模式,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之一。(记者王皓、杨晨光)

来源:新华社
 
 
更多>同类致富故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