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备肥正当时 别被化肥“忽悠团”忽悠了

日期:2024-09-11     来源:半月谈    浏览:532    
核心提示:进入秋季备肥旺季,筛选肥料成为众人关心的问题。此时,忽悠团却瞄准化肥,将其作为行骗盈利的工具。他们通过冒充专家、送礼请饭

进入秋季备肥旺季,筛选肥料成为众人关心的问题。此时,“忽悠团”却瞄准化肥,将其作为行骗盈利的工具。他们通过冒充专家、送礼请饭、借“订单农业”之名等手段,销售假冒伪劣化肥,导致农户上当、农业生产受损。

忽悠手法不断翻新

送礼送酒请吃饭,想方设法骗消费者进套。今年夏管时节,湖北省通城县查获一起非法销售伪劣化肥案。据了解,该犯罪团伙通过免费请吃饭、买肥料送白酒等手段,吸引有化肥购买意愿的农户前来“听课”,诱惑他们购买所谓的“新型肥料”。而他们口中效果好又便宜的“新型肥料”,其实是对农业生产造成负面影响的伪劣产品。

借“订单农业”名义生产销售劣质肥料。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等部门公布5件以“订单农业”为名设骗局坑农的典型案例。其中的一件生产销售劣质肥料案中,犯罪嫌疑人通过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化肥经营门店推介,与多名果农签订脐橙采购合同,将劣质肥料产品销售给果农用于种植脐橙,致使脐橙树大量落叶落果,果农遭受损失。

冒充专家饰演讲师,所谓教授仅有小学学历。今年上半年,公安部公布多起化肥“忽悠团”售假典型案例。有的犯罪团伙分别饰演讲师、销售员等不同“角色”,有的犯罪嫌疑人只有小学文凭,却冒充大学讲师授课。这些化肥“忽悠团”连“吹”带“骗”,编造身份假扮专家都是为了吹嘘假劣化肥产品功效、性能。

“忽悠团”为何难治

假冒伪劣化肥隐蔽性强,从购买到被识破周期长。农户往往在备耕时节就会提前购置一年的化肥,而等到农作物成熟才能发现化肥成效如何,“忽悠团”正是利用这一时间差。在上述案例中有一名种田30多年的老农民,被假专家骗着买了12吨劣质肥料,到发现这种肥料肥效差、效力短时,已经过去数月。

有的“忽悠团”跨省流动作案,“打一枪换个地方”。一处理过相关案件的民警介绍,有的化肥“忽悠团”成员来自多个省份,通过走家串户进村流窜作案。他们在销售农资时,往往线上联系后直接送达,没有开具任何票据,存在取证难、监管难的问题。

缺乏针对化肥领域的相关法规,惩戒手段有待完善。食药环领域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我国在化肥领域的法制建设稳步推进,种子、农药、饲料等都有了针对性的相关法规,但暂时没有专门针对化肥制定的法规。所以,在对化肥“忽悠团”等进行打击时,有时只能归于行政处罚范畴,难以进行有效的刑事打击。

来源:半月谈
 
 
更多>同类专家在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