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科学施肥技术

日期:2024-10-09     来源:农业种植技术    浏览:615    
核心提示:(一)华北平原及关中平原灌溉冬麦区包括山东和天津,河北中南部,北京中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关中平原,山西南部。1.施肥原则

(一)华北平原及关中平原灌溉冬麦区

包括山东和天津,河北中南部,北京中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关中平原,山西南部。

1.施肥原则

针对该区域冬小麦施肥数量及比例与作物需求不协调,后期氮肥偏多、贪青晚熟,遇干热风易减产,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土壤耕层浅、保水保肥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参照《全国小麦产区氮肥定额用量(试行)》,合理调控氮、磷、钾肥用量,推广应用配方肥。

(2)氮肥分次施用,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和品质要求确定基追比例。强中筋小麦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孕穗到开花前追施,减少花后追肥。

(3)增施有机肥,提倡秸秆还田,促进有机无机配合,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4)重视硫、锌、硼、锰等中微量元素施用。

(5)对出现酸化、盐渍化、板结等问题的土壤采取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和深耕等措施进行改良。

(6)科学施肥与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相结合。

2.施肥建议

2.1施肥方案

20—15—10(N—P2O5—K2O)或相近配方。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40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35—4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8—10公斤/亩。

(2)产量水平400—5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40—45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0—14公斤/亩。

(3)产量水平500—6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45—5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4—18公斤/亩。

(4)产量水平60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50—6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8—20公斤/亩。

2.2其他要求

在缺锌或缺锰地区可以基施硫酸锌或硫酸锰1—2公斤/亩,缺硼地区可基施硼砂0.5—1公斤/亩。提倡结合“一喷三防”,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和尿素0.5—1公斤兑水50公斤在灌浆期叶面喷施1—2次。采用水肥一体化,可在关键生长期分次追肥,坚持少量多次原则。若选用长效缓释新型肥料,可做为基肥一次性施用。若基肥施用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10%—20%。遇特殊天气导致晚播、弱苗和未施肥田块,宜在冬灌或冬季降雪时因苗情和产量水平,提早追施尿素6—10公斤/亩、磷酸二铵5—10公斤/亩。

(二)华北雨养冬麦区

包括江苏及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北地区,河南东南部。

1.施肥原则

针对该区土壤以砂姜黑土为主,土壤耕层浅、通透性不足,保水保肥能力差,锌、硼等微量元素缺乏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参照《全国小麦产区氮肥定额用量(试行)》,调控氮肥用量,减少磷肥用量,推广应用配方肥。

(2)增施有机肥,提倡秸秆还田,促进有机无机配合,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3)重视锌、硼等微量元素施用。

(4)对出现酸化、盐渍化、板结等问题的土壤采取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和深耕等措施进行改良。

(5)科学施肥与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相结合。

2.施肥建议

2.1施肥方案

25—15—5(N—P2O5—K2O)或相近配方。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35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20—25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降水追施尿素8—10公斤/亩。

(2)产量水平350—45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25—3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降水追施尿素10—12公斤/亩。

(3)产量水平450—5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30—35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降水追施尿素12—14公斤/亩。

(4)产量水平50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35—4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降水追施尿素14—16公斤/亩。

2.2其他要求

在缺锌或缺锰地区可以基施硫酸锌或硫酸锰1—2公斤/亩,缺硼地区可基施硼砂0.5—1公斤/亩。提倡结合“一喷三防”,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和尿素0.5—1公斤兑水50公斤在灌浆期叶面喷施1—2次。若选用长效缓释新型肥料,可做为基肥一次性施用。若基肥施用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10%—20%。遇特殊天气导致的晚播、弱苗和未施肥田块,宜在冬灌或冬季降雪时因苗情和产量水平,提早追施尿素5—8公斤/亩、磷酸二铵5—7公斤/亩。

(三)长江中下游冬麦区

包括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和上海五省(市),河南南部,安徽和江苏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

1.施肥原则

针对该区域冬小麦有机肥用量少,氮肥偏多,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提倡秸秆还田,促进有机无机结合。

(2)参照《全国小麦产区氮肥定额用量(试行)》,调减氮肥用量。

(3)依据土壤有效磷和作物产量水平,调整磷肥用量。

(4)根据土壤肥力、小麦品种调整氮肥用量和基追比例,强中筋小麦孕穗到开花前适当增加追施氮肥。

(5)科学施肥与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相结合。

2.施肥建议

2.1施肥方案

20—15—10(N—P2O5—K2O)或相近配方。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30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25—3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6—8公斤/亩。

(2)产量水平300—4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30—4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8—10公斤/亩。

(3)产量水平400—5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40—5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0—12公斤/亩。

(4)产量水平50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50—55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2—14公斤/亩。

2.2其他要求

在缺硫地区可基施硫磺2公斤/亩左右,若使用其他含硫肥料,可减少硫磺用量。在缺锌或缺锰的地区,基施硫酸锌或硫酸锰1—2公斤/亩;缺硼地区,基施硼砂0.5—1公斤/亩,或小麦苗期和拔节期,用0.1—0.2%硼砂溶液各喷1—2次。提倡结合“一喷三防”,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和尿素0.5—1公斤兑水50公斤在灌浆期叶面喷施1—2次。若选用长效缓释新型肥料,可做为基肥一次性施肥。若基肥施用一定量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10%—20%。遇特殊天气导致的晚播、弱苗和未施肥田块,宜在冬灌或冬季降水时因苗情和产量水平,提早追施尿素5—7公斤/亩、磷酸二铵5—6公斤/亩。

(四)西北雨养旱作冬麦区

包括山西中部,陕西中北部,河南西部,甘肃东部。

1.施肥原则

针对该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生长季节降水少、春季追肥难,有机肥施用不足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依据土壤肥力和墒情状况确定基肥用量,参照《全国小麦产区氮肥定额用量(试行)》,坚持“控氮、减磷、调钾”。

(2)增施有机肥,提倡秸秆适量还田,实行绿肥种植和小麦轮作,促进有机无机配合。

(3)以配方肥一次性基施为主,春季视降水适量追施氮肥。

(4)注意锌等微量元素肥料的配合施用。

(5)科学施肥应与蓄水保墒技术相结合。

2.施肥建议

2.1施肥方案

25—15—5(N—P2O5—K2O)或相近配方,配方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宜选用长效缓释新型肥料。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30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35—40公斤/亩。

(2)产量水平300—4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40—50公斤/亩。

(3)产量水平400—5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45—60公斤/亩。

(4)产量水平50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60—65公斤/亩。

2.2其他要求

推荐施用农家肥2—3方/亩。如遇冬季和早春降水充足,小麦返青或拔节后宜结合春季降水追施尿素3—5公斤/亩。禁用高含氯肥料,防止对麦苗的毒害。在缺锌地区,根据情况基施硫酸锌1—2公斤/亩。提倡结合“一喷三防”,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和尿素0.5—1公斤兑水50公斤在灌浆期叶面喷施1—2次。遇特殊天气导致的晚播、弱苗和未施肥田块,宜在冬季降雪时或早春降水时因苗情和产量水平,提早追施尿素5—8公斤/亩、磷酸二铵5—7公斤/亩。来源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专家指导组


又到冬小麦种植期,今年小麦播种和冬前管理技术要点

一、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农谚说“七分种、三分管”,冬小麦要想获得高产,前期的准备很关键,为小麦的生长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是实现高产的前提和保障。
1、整地、施肥
整地:近年来由于机械化的发展,大部分冬小麦种植区多采用旋耕的方式,导致耕作层变浅,土壤肥力下降,对冬小麦的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要适度进行深耕,原则上耕深要达到20~25㎝左右为宜;耕后耙平耙细,保证土壤表土细碎,没有土坷垃;如果是秸秆还田的要将秸秆粉碎后再深埋还田,并进行镇压,保证秸秆能与土壤充分接触。
施肥:小麦属于需肥较大的作物,因此,一定要注重底肥的施用,底肥施的好,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能够促使冬前出好苗壮苗、扎好根、分好蘖,提高越冬期的抗旱能力;二是入冬后能促使幼穗分化完全,安全越冬,并满足各生长期对养分的总体需求。
小麦底肥的施用原则是“稳氮磷、补钾、配微、增施有机肥”,在确定用肥量时,应对水地高产田和旱地麦田有所区分。
水地高产田:亩施有机粪肥3000~5000㎏,碳铵、磷肥各50~100㎏,钾肥5~10㎏,产量越高施肥量越大。旱地麦田:富士有机肥5000㎏左右,碳铵50~75㎏,磷肥30~50㎏。微肥着重配施锌肥和硼肥,每亩可使用锌肥1.5㎏,硼肥0.5㎏。另外,如果是秸秆还田的,为加快秸秆的腐熟速度,在还田时应增施氮肥,一般每亩还田秸秆500㎏秸秆,应增施碳铵25㎏左右。施肥时,将有机肥全部掩底,50%氮肥和磷、钾、肥混合均匀后,70%撒地表掩底,30%撒垡头。
2、播前选种并对种子进行处理
在播种前要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实践证明,在播前对种子进行“三拌”处理,能够较好地提高病虫害的预防,促进小麦出齐苗、壮苗。具体的做法是50㎏麦种用50%辛硫磷50ml+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60g,兑水3㎏稀释后均匀喷拌小麦种子,喷拌均匀后用塑料布遮盖12小时左右,促使种子对药液的吸收,然后晾干即可播种。

二、适时播种
1、播种期的确定
小麦适宜的播种期受气候条件、品种因素、土壤肥力、栽培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评判壮苗的标准是在越冬前春性品种具有6叶或6叶1心,半冬性品种具有7叶或7叶1心,也就是从播种至形成壮苗,春性品种需要积温570~645℃,半冬性品种需积温645~720℃。
根据当地的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资料,从日均温度稳定在0℃起向前推算,将大于0℃的温度值相加,其综合达到积温标准位置,这个终止日期的前后3天即为适宜的播种期。一般来说,当地日平均气温达到15~18℃时播种最适宜。
2、确定适宜播种量
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大多数品种在整地较好的土壤地基本是斤籽万苗,基本苗控制在15~18万株。合理的播种量是高产田每亩7.5~10㎏,一般大田10~12.5㎏;晚播麦田可增加到12.5~15.5㎏。宽幅条播的麦田10~13㎏,播期每晚播一天播量增加0.25~0.5㎏。
3、提高播种质量
播种深度适宜、一致、下籽均匀:播种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出苗,过浅地表含水量不足,种子容易落干影响发芽和出苗,同时分蘖节分布太浅,不利于越冬的同时后期容易倒伏;过深出苗迟、苗质差,分蘖少且容易感染病虫害,适宜的播种深度为4~5㎝。另外下播要均匀一致,避免出现疙瘩苗或断垄。
覆土良好、播后镇压:镇压具有压实土壤、压碎土块、平整地面、保水等作用,能够保证种子与土壤良好接触,下扎到深层土壤中,提高麦苗的抗旱能力,同时达到苗齐苗壮的目的。
防治地下害虫:如果有地下害虫危害还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防治。在做好药剂拌种的基础上,可在出苗后用5000倍辛硫磷液体灌注蝼蛄洞,或用50%辛硫磷乳剂34ml,兑水50~100毫升,与1.5千克炒熟或煮熟的谷子混合均匀,播后撒于田间。

三、冬小麦的田间管理
冬小麦在播种后就进入了田间管理阶段,根据小麦的生长特性,可划分为3个时期,即苗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
1、冬小麦苗期的管理
苗期指的是从出苗至第二年春季起身前这一时期。生长特点是以营养生长为主,长叶、长根、长蘖,整个生育期长达150多天。管理的目标是越冬前保证苗全、苗期、苗壮,主茎叶达到5~7片,分蘖数达到3~8个,次生根在10条左右,确保幼苗安全越冬;年后的管理目标是早返青、早生新根、早生新蘖,根系发达。
(1)查苗补苗
在出苗后,应及时查看田间出苗情况,如果10㎝无苗为缺苗,17㎝以上无苗为断垄,补苗一般在出苗后10日内完成 ,最晚不超过3叶期。对缺苗的,可稠苗补稀,补栽深度以“上不压心,下不露白”为宜;对断垄的,应及时补种,可将种子用温水浸泡3~5小时捞出待种子萌动补种。
(2)中耕镇压、防旱保墒
农谚说“锄头下有药、锄头下有火、锄头下有墒”说的是中耕在清除杂草、提高地温和保墒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在分蘖开始至封冻前,有闲暇时间均可进行中耕。
在“大雪”节气前后进行镇压,对一般麦田可起到促根增蘖的作用;对旺长田可使主茎粗壮,抗寒抗旱能力增强等,但要注意的是土壤过湿、盐碱地、沙土地或播种过深、苗弱的地块不宜进行镇压。
(3)化学除草
冬前进行化学除草是防治杂草的重要措施,这点一定要引起农民朋友的重视。进行冬前除草,首先,在杂草尚未构成危害前就喷药防除,能够保证养分集中供应麦苗的生长;其次,冬前杂草出土量占总出土量的90%以上,可极大降低后期草害的危害;再次,冬前杂草幼嫩,抗药性差,容易清除。
化学除草的最佳时间是在播种后40天左右,麦苗处在3叶期,可根据杂草的品性,选择对路的药剂喷雾防治。
播娘蒿、荠菜、麦家公等阔叶草:可选药剂有唑草酮水分散粒剂、唑草酮·苯磺隆可湿性粉剂、苯磺隆等;
阔叶杂草和野燕麦、节节麦等禾本科混生:可选的药剂有甲基碘磺隆+甲基二磺隆或决草酸+唑草酮·苯磺隆等。
(3)浇封冻水
灌冬水是确保麦苗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一是可缓解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出现冻害;二是使分蘖处在湿润环境,免受干旱;三是为返青提供水分;四是踏实土壤,防治冷风侵害并可杀死越冬害虫。
浇封冻水的最佳时间为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5℃时。过早浇水容易引起麦苗徒长,不利越冬;过晚易出现冻害,影响来年返青。浇水量根据田间持水量确定,如果田间持水量在65%左右时,一般每亩麦田灌水60~70方水为宜。
另外,并不是所有麦田都适合浇封冻水,如果是瘦弱苗不宜冬灌,可改为返青起身水。
(4)返青管理
早春返青时,要结合划锄及时进行镇压,对旺苗可抑制生长,对管理粗放的田块可起到保温提墒的作用,促进壮蘖,增强抗旱防冻能力,促进麦苗早发稳发。
2、冬小麦中期管理
冬小麦生长中期指的是从起身、拔节到抽穗前这段时期,是小麦生长的最关键时期,也是生长发育的最旺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生长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齐头并进,也是需水、需肥最多的时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穗数和粒数,要根据苗情适时、适量进行水肥管理,实现秆壮、穗多,并为后期的生长打好基础。
(1)起身期的管理
起身期北方地区正值风大和春旱的缺水季节,因此,起身期的水肥调控特别重要。一般长势麦田,在起身期浇水施肥,肥料以氮肥为主,可追施总氮量的~;对苗稀、苗弱麦田,适当要提早浇水和施肥的时间,以提高成穗率;对群体健壮的高产田,可不浇水,促进分蘖分化。
(2)拔节期的管理
拔节期的生长特点是结实器官加速分化,茎节加速生长,管理上要因苗管理。在起身期浇水施肥的,正常情况下可将拔节肥适当推迟,在第一节定长第二节盛长期进行;弱苗及中等麦田,适时浇水施肥,促进弱苗转化;壮苗旺苗也需要推迟浇水施肥期。
(3)孕穗期的管理
小麦抽出旗叶后进入孕穗期管理,这一时期是小麦一生中叶面积最大的时候,幼穗又处于四分体分化,小花向两极分化的需水临界期,要及时浇水。追肥根据苗情施肥,起身拔节已追肥的可不追肥,麦叶发黄及株型矮小的可适量追施氮肥。
3、冬小麦后期管理
冬小麦的后期指的是从抽穗开花开始至灌浆成熟,这是时期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主要的管理目标是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治早衰与贪青晚熟,保持根系活性,促进有机物质想籽粒运转。
(1)重视浇灌浆水
抽穗至成熟,需水量占到了整个生育期的需水量的以上,开花期是小麦需水的关键时期,要特别注重扬花期较好灌浆水,同时缺肥麦田在孕穗到扬花期,可每亩追施5~10公斤尿素。
(2)做好灌浆期“一喷三防”

灌浆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管理重点是防病、防虫、防干热风,也就是我们说的“一喷三防”,具体做法是在小麦灌浆期间喷施杀虫剂(吡虫啉)+杀菌剂(三唑酮、烯唑醇)+磷酸二氢钾等混合药剂,每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在防治蚜虫、锈病等病害的同时,预防干热风的危害,提高小麦的千粒重量。

小麦种植要想高产高效,核心是要了解小麦各个时期的生长规律,在此基础上,为小麦不同阶段的生长创造适宜其生长的环境。

来源:农业种植技术
 
 
更多>同类专家在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