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冬小麦早春田管技术

日期:2025-02-11     来源:山西农民报强农科技    浏览:704    
核心提示:立春已过,山西冬小麦从南到北将进入返青期,也是春季管理关键期。针对越冬以来麦区气温偏高,冬前旺苗、壮苗比例高,弱苗田面积

立春已过,山西冬小麦从南到北将进入返青期,也是春季管理关键期。针对越冬以来麦区气温偏高,冬前旺苗、壮苗比例高,弱苗田面积小,以及1月下旬的雨雪一定程度补充了表墒等情况,早春麦田管理应以控旺稳壮促弱为核心,协调地上地下生长,培育苗壮个体和群体,为大面积单产提升奠定基础。返青至拔节期是增穗数和粒数的关键期。针对冬前旺苗田群体大、个体弱,根系发育差;冬季雨雪少,表墒变差,春旱多发;气温波动大,易发生春季冻害等特点,按照“分类精准施策、因苗因墒管理、控旺稳壮促弱、抗旱防冻防病虫”原则,强化技术落实,抓好早春麦田管理。

一、早春中耕耙耱镇压,提墒保墒促返青

所有麦田都应在返青起身期进行中耕耙耱。顶凌期开始,通过中耕或耙耱保墒增温,去除枯叶促进生长。冬前旺长和“假旺苗”的麦田,因气温高、墒情好,地上部生长快,但根系发育较差,这类麦田中耕不宜过深,以防伤根较多而转弱。土壤悬松的旱地麦田和未冬浇的水地麦田,应在顶凌期后及时镇压提墒,促进返青,推荐采用镇压耙耱一体机或先镇压后耙耱,提墒保墒同步。

二、旱地麦田做好保墒和趁雨雪追肥

1、壮苗和旺苗田,早春管理重点是通过镇压耙耱提墒保墒,促进稳发稳长,减少春季分蘖和土壤水分消耗,提高冬前分蘖成穗率。

2、弱苗和旺长脱肥转弱麦田,早春管理重点是通过浅中耕或轻耙耱保墒提温和趁雨雪追肥,促进早发快长。晚播弱苗田只能浅中耕提温保墒,防耙耱伤苗。

趁雨雪追肥要做到,一是雨雪来临前或初期进行,趁雪追肥须在降雪前进行,以防融雪造成局部养分浓度过高烧苗;二是采用施肥耧或撒施速溶性氮磷或尿素,推荐施肥耧追施;三是降雨量应大于10mm,撒施降雨量最好在15mm以上,以防降低肥效。

三、科学运筹肥水,控旺稳壮促弱

(一)冬前旺长麦田,根据苗情肥水管理。

1、墒情好、施肥多的冬前旺长,且早春仍有旺长趋势的麦田,田间管理一是浇水追肥推迟到拔节中后期,肥水控旺;二是返青起身期重镇压耙耱、或深中耕断根,机械控旺,若一次控旺效果不佳,可进行2~3次,同时注意拔节后不能再镇压耙耱,以防损伤下部节间,造成后期倒伏;三是起身期喷施多效唑,或矮壮素等,化学控旺。

2、冬前旺长,但早春墒情和肥力适宜,生长平稳的麦田,应在返青起身期镇压耙耱1次,拔节期浇水,亩追施尿素7.5~10kg。

3、冬前旺长或“假旺苗”使肥水消耗过多,早春脱肥或受冻麦田,应在返青起身期轻耙耱,去除枯叶促长,起身至拔节前浇水,亩追施二铵5kg和尿素10kg,提高成穗率。

(二)壮苗麦田,根据墒情肥水管理

1、未冬浇的壮苗田,在耙耱镇压基础上,起身期浇水,蹋实土壤、弥合地缝,促进协调生长。受冻或脱肥麦田,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5~7.5kg;个体健壮且群体100万以上则不追肥,浇水后有旺长趋势麦田在拔节前镇压1遍,或喷施控旺剂防旺长。

2、已冬浇的壮苗田,一般墒情都较好,拔节期浇水,且亩增加灌水量10~15立方米,亩追施尿素7.5~10kg,促进稳健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而增产。

(三)弱苗麦田,加强肥水管理促弱转壮

1、墒情好的弱苗田,早春应及时浅中耕,保墒提温促进早返青,不宜耙耱镇压,以防伤苗;在起身前期浇水,亩追施二铵2.5~5kg,尿素5~7.5kg。

2、墒情差的弱苗田,应在土壤开始消融至返青前浇水,减轻浇水对地温和返青生长的影响,浇后及时中耕轻耙,促苗早发。


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专家在察看麦情

四、加强病虫草害监测防控

(一)病虫害预测防控

据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中心预测,今春我省冬小麦病虫害总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重点关注“两虫五病”,即麦蜘蛛、蚜虫、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茎基腐病、纹枯病。因此,要加强病虫害发生动态监测,达到防治指标及时防控,减轻危害。

1、麦蜘蛛:当每33cm行长虫数达200头,或百株虫数达250头时,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等喷雾防治。

2、蚜虫:当百株蚜虫量达500头时,用噻虫·高氯氟、高效氯氰菊酯、吡蚜酮等喷雾防治。

3、白粉病:病株率达15%,或病叶率达5%时,用烯唑醇、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氟环唑等喷雾防治。

4、条锈病:发现单片病叶时,以病点为中心对2 m内区域喷药防治;发现单个发病中心时,对20~30m区域喷药防治;当田间病叶率达0.5~ 1%时,全田防治,药剂可用戊唑·咪鲜胺、戊唑醇、己唑醇等。

5、赤霉病:抽穗至开花期,遇连续3天以上阴雨天,天晴后立即防治,间隔5-7天,再喷药1次,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氰烯·戊唑醇等喷雾防治。

6、茎基腐病:当病株率达5%时,用丙硫菌唑、丙环唑、吡唑醚菌酯等喷雾防治。

7、纹枯病:病株率达10%时,用井冈霉素、噻呋酰胺、氰烯·己唑醇等茎部喷施防治,间隔7-10天喷1次,喷2-3次。

(二)做好麦田杂草防除

去年播种后墒情好、气温高,杂草出土率高,密度大,冬前未化学除草的麦田,要抓住早春有利天气,及时化学除草。早春麦田化除要做到,一是喷药后2~3天内无强降温过程;二是应选择日均温≥8℃,最低气温≥0℃的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喷药;三是不重喷、漏喷,不增加剂量;四是不推荐用植保无人机喷除草剂;五是拔节后禁止化学除草;六是根据优势杂草选择对路药除草剂。以播娘蒿、荠菜、婆婆纳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用双氟磺草胺、唑草酮、苯磺隆、二甲四氯等;以猪殃殃为主的麦田,用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等;以雀麦、野燕麦、硬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用氟唑磺隆、唑啉草酯等;以节节麦为主的麦田,用世玛、阔世玛等含甲基二磺隆的除草剂,均匀喷雾防除。

五、主动预防春季冻害

早春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积极应对“倒春寒”等强降温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先降雨后降温或降温伴随降雨天气冻害较轻,先降温再降雨天气有利于冻害恢复,只降温不降雨天气冻害相对较重,是关注重点。降温来临前,耕层悬松且未拔节的麦田可进行镇压,防止冷风伤根伤苗;墒情差的麦田,应提前灌水,增加墒情防冻;旱地或来不及浇水麦田,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芸苔素内酯、碧护等,减轻低温影响。降温过后,应及时调查受冻情况,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浇水追肥、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补救。

六、严禁畜禽啃青

畜禽啃青会造成绿叶和春季分蘖减少、成穗率降低、穗分化时间缩短、冻害加重,成穗数和穗粒数减少而减产,啃青后即便是及时浇水追肥补救,一般减产幅度也在10%以上,因此应严禁畜禽啃青。

七、节水灌溉麦田,精准肥水管理夺高产

采用滴灌、微喷灌、喷灌等节水灌溉的麦田,要发挥少量多次快速灌溉和水肥一体精准调控的优点,根据苗情和墒情,以及低温来临前肥水管理,培育高产群体。一般应在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浇水,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采用水肥一体化追肥,每次追施磷酸二氢钾1-1.5kg,尿素2.5-5kg,增穗增粒提粒重夺高产。

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山西省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 党建友 裴雪霞 尚保华
来源:山西农民报强农科技
 
 
更多>同类专家在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