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择 | 冬小麦防范 “倒春寒”技术建议

日期:2025-03-26     来源:山西农民报    浏览:669    
核心提示:据中国气象局值班信息,25日到29日我国局地降温可达20℃。受寒潮影响,29日到30日对山西省南部正处于起身拔节期小麦有轻到中度倒
据中国气象局值班信息,25日到29日我国局地降温可达20℃。受寒潮影响,29日到30日对山西省南部正处于起身拔节期小麦有轻到中度“倒春寒”。 寒潮降温对小麦正常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导致小麦穗数减少、穗粒数下降,产量降低。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临汾试验站、山西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建议,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电视、微信和广播等多种媒体,传递“倒春寒”发生信息,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因地因墒因苗开展“倒春寒”冻害防范工作,落实落细关键技术措施,确保我省小麦稳产高产、粮食安全。

一是以水调温,增墒防冻。立既行动,浇好拔节水。对缺墒的麦田,特别是沙土地、土壤暄松、有旱情地块,优质强筋麦田,提前灌水,要给合浇水进行追肥,每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增加麦田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热容量,调节田间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幅,提高植株抗寒性,预防冻害发生。还有利于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

二是叶面喷肥,一喷多效。对于旱地麦田或水源不足麦田,在降温来临前1~3天,选用芸苔素或胺鲜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加上0.2%~0.3%磷酸二氧钾溶液、或1%尿素溶液,或氨基酸复合液肥、或多元复合微肥等,进行叶面混合喷洒,提高植株抗性,若与追肥浇水同时采用,效果更为显著。

三是熏烟造雾。在寒潮来临前,凌晨在田间和路旁,使用烟雾机或在麦田周围点燃潮湿树枝或柴草制造烟雾,最大程度上降低麦田热量向外辐射,可有效减轻冻害。

四是补肥浇水,分类补救。小麦是一种分蘖性的农作物,在遭受倒春寒的麦田不会将全部分蘖冻死,蘖芽还可以生长成分蘖成穗。在寒潮过后2—3天,及时调查幼穗受冻情况,并分类施肥浇水,促进植株恢复生长,争取小蘖赶大蘖、大蘖多成穗,提高成穗率,减轻冻(冷)害损失。对仅叶片受冻或主茎幼穗冻死率10%以内的麦田,不必施肥;对冻死率10%—30%的麦田,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对冻死率30%—50%的麦田,亩施尿素7—10公斤;对冻死率50%以上的麦田,亩施尿素12—15公斤。拔节孕穗肥还需正常施用。

五是防病治虫。受冻的麦田,很容易遭到病虫害的侵袭,要及时预防应对。特别是小麦拔节后,病虫害进入多发、并发期,加强对小麦白粉病、条锈病和红蜘蛛、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保持植株健壮,提高小麦抵御寒冷能力。不同麦田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对路农药,有针对性开展防治。病虫害防治可与喷施叶面肥合并进行,起到一喷多防的作用。(1)条锈病。可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8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50克,或30%醚菌酯悬浮剂50~70毫升,或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5~30毫升,兑水均匀喷雾防治。(2)白粉病、叶锈病。发病初期,可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8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5~60克,或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40毫升,或250克/升丙环唑乳油35~40毫升,兑水均匀喷雾防治。(3)麦蜘蛛。当33厘米行长小麦上蜘蛛数量达200头或每株6头时,选用阿维菌素(0.4克/亩)或马拉·辛硫磷混剂(12克/亩)兑水25公斤喷雾防治。(4)蚜虫。当田间百穗蚜量达500头以上时,可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25毫升,或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2~3克,兑水均匀喷雾防治。

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张定一 姬虎太 马小飞 王敏
来源:山西农民报
 
 
更多>同类专家在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