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听众朋友、农民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专家会客厅栏目。小麦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由于长期单一使用化学药剂和耕作制度的改变,山西省麦田病虫害种群发生了明显变化,部分病虫严重威胁了小麦生产安全。今天节目中我们邀请到山西省植保植检中心高级农艺师王丽英老师给大家就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相关内容做详细介绍。王老师,您好!
嘉宾:主持人好!
主持人:王老师,首先请您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省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好吗?
嘉宾:好的。
小麦是我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66.7万公顷以上。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优质高产品种的推广及机械化联合收割、秸秆还田、免耕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小麦田生态系统发生了明显改变,利于有害生物的繁殖和积累,麦田病虫呈逐年加重态势。据有关部门调查,山西省麦田病虫草害种类繁多,规律复杂,发生普遍的病虫有30余种。其中小麦病害每年在山西省的发生面积60余万公顷次,病害流行高峰一般年份出现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病害主要有小麦锈病、白粉病、纹枯病、黑穗病、根腐病、全蚀病等。小麦虫害每年发生面积在140万公顷左右,发生重、危害突出的有地下害虫、小麦红蜘蛛、吸浆虫、麦穗蚜等。
主持人:王老师,刚刚您给听众朋友介绍了我省小麦病虫发生的基本情况,那么针对这样的现状?目前可以采用哪些防治措施呢?
嘉宾:针对我省玉米病虫害发生的特点,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分类指导的原则,抓住重大病虫、重点地区、关键时期,开展综合防治和统防统治,强化绿色防控、科学用药、减量用药,提高防控效果,实现小麦病虫防控目标,保障小麦生产和质量安全。具体措施为:
(一)绿色防控技术。重点推广抗病品种和适期晚播、深翻、生态调控、保护及利用天敌等技术,提高药剂拌种或者种子包衣比例。对于赤霉病、条锈病等重大病虫,要加强监测预警,及早发现、采用生物农药及时处置;对重点区域,应加强监测预防,必要时组织开展专业化应急防控,防止病虫大面积暴发危害。
(二)穗期“一喷三防”技术。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白粉病、赤霉病、条锈病、叶锈病、麦蚜、吸浆虫等多种病虫同时发生危害的关键期,可选用高效对路的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科学混用,综合施药,防病虫防早衰,达到一喷多效。
(三)科学用药技术。做到抓住关键时期、选用对路药剂、用足药量水量、科学混配、轮换用药,注意保护蜜蜂等非靶标生物;推广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静电喷雾器、植保无人飞机等高效施药机械喷雾防治,植保无人飞机施药时,应添加相应的功能助剂,每亩用水量不低于1.5升,确保防治效果。
主持人:王老师,刚刚您说到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治的一些具体措施,那可能说到这,麦农朋友还有个问题最为关注,就是如何选择对路药剂,请您给大家推荐一些高效低毒药剂好吗?
嘉宾:目前针对我省小麦不同的病虫种类,主要推荐以下一些高效低毒生物药剂,按照小麦不同的生育期、病虫发生的特点,分为返青拔节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三个关键时期用药的选择:
(一)返青拔节期:以防治白粉病、麦蜘蛛为重点,兼治纹枯病、茎基腐病、麦蚜。在白粉病发病初期,当病叶率达到10%时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咪鲜胺、醚菌酯等。严重发生田,应隔7—10天再补喷1次。要用足药液量,均匀喷透,提高防治效果。当纹枯病病株率达10% 时,可选用井冈·蜡芽菌、噻呋酰胺、戊唑醇、丙环唑、烯唑醇、井冈霉素、多抗霉素等进行防治。对小麦茎基腐病,选用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氰烯菌酯、氰烯·戊唑醇、嘧菌酯·丙环唑等药剂防治。要注意加大水量,将药液喷淋在麦株茎基部,以确保防治效果。
对麦蜘蛛,当平均33厘米行长螨量达200头时,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联苯肼酯、马拉·辛硫磷、联苯·三唑磷等药剂喷雾防治,同时可通过中耕除草、合理肥水管理等农业措施,降低田间虫量。对蚜虫,当蚜量达到百株500头时,应进行重点挑治。
在病虫防控的同时,可结合当地苗情,适当添加生长调节剂或免疫诱抗剂如芸苔素内酯、赤·吲乙·芸苔、噻苯隆、氨基寡糖素、二氢卟吩铁、多效唑等,促进弱苗转壮,控制旺苗徒长,抵御倒春寒等能力。
主持人:王老师,刚刚您给我们听众朋友们介绍了,小麦在返青拔节期的时候有哪些高效低毒的农药可以使用,那么小麦到了抽穗扬花期的时候有哪些药剂呢?
嘉宾:(二)抽穗扬花期:重点防治赤霉病、锈病、白粉病、吸浆虫等。对赤霉病,突出预防为主,晋南部常发区坚持“见花打药”,其他偶发区坚持“看天施药”,遏制病害流行,一旦抽穗扬花期遇阴雨等天气立即喷药预防;药剂品种可选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戊唑醇、丙唑·戊唑醇、氰烯·戊唑醇、叶菌唑、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蜡芽菌等,要用足药液量,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对条锈病,要加强病情监测,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并且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防治药剂可选用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丙唑·戊唑醇、丙硫菌唑·戊唑醇等。
对小麦吸浆虫,应重点做好抽穗期的成虫防治;在孕穗初期,当早上或傍晚手扒麦垄看到1—2头成虫,应及时选用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吡虫啉等农药进行防治,重发区间隔3天再用药1次,以确保效果。
对小麦白粉病、叶锈病,可以结合防治赤霉病、条锈病进行兼治;当田间病叶率达10%时,选用环丙唑醇、腈菌唑等杀菌剂进行防治,严重发生田,应隔7—10天再喷1次。
主持人:王老师,刚刚我们说到了小麦有两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灌浆期的时候,有哪些常见的病虫害,同时我们再使用药剂的时候,有哪些常用的药剂,该注意什么?
嘉宾:灌浆期:重点防控麦穗蚜,提倡综合用药,达到一喷多效。当田间百穗蚜量达800头以上,益害比(天敌:蚜虫)低于1:150时,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吡蚜酮、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耳霉菌、绿僵菌等药剂喷雾防治。有条件的地区,提倡释放蚜茧蜂等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对白粉病和叶锈病等可结合小麦“一喷三防”,实施杀虫剂、杀菌剂科学混用,综合控制灌浆期的穗蚜以及叶锈病的发生,确保小麦的产量。
主持人:听众朋友、农民朋友,今天的专家会客厅节目当中,我们邀请到了山西省植保植检中心高级农艺师王丽英老师,为大家讲解了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王老师做客节目,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下期节目我们再会!
来源:山西农广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