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豆类蔬菜鲜味浓郁、具有健脾开胃,提振食欲的功效,民间曾有俗语说:“吃鱼吃肉,不如吃豆”,豆类蔬菜的欢迎程度可见一斑。然而豆类蔬菜,尤其是豇豆对生存环境和生长条件要求比较严格,稍不留神即会影响产量。那么想豇豆提早上市,除保温措施到位,如何获得高产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01、茬口选择
豇豆种子发芽适温为25~30℃,生长适温为23~28℃,开花结荚适温为25~30℃。豇豆对低温敏感,种子在15度的环境下可以发芽,但发芽缓慢,10℃以下生长受抑,5℃以下植株受冻,0℃时死亡。因此,豇豆茬口选择很重要,既不能定植过早,也不能定植过晚。
豇豆定植过早,气温较低降低豇豆的出苗率,根系异常,形成“红根”;播种较晚,赶不上豇豆高价期,同时会压缩豇豆的生育期,降低产量。以赣南地区为例,豇豆一般在一月下旬至二月上旬,棚内最低温度连续5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可在三月中下旬上市,行情可观。
02、定植方式
豇豆可采用干籽直播和育苗移栽。在豇豆传统种植过程中,干籽直播是人们普遍采用方式,因为早春时节,气候不稳定,如果温度达不到豇豆的出苗温度,种子在土壤中长时间不能及时出苗,会有烂种的隐患。
若遇到连续的低温寡照,又想提早上市,可采用先育苗后移栽的方法,优点在于豇豆苗期方便管理,减少烂种,死苗等情况;前期温度低,采取保温措施促进幼苗生长,等到温度稳定之后,再进行移栽,生育期有效提前。此外,豇豆育苗移栽,能抑制营养生长,早开花,早结荚。
03、蹲苗与控旺管理
豇豆出苗后,若棚内温度较适宜,生长不停顿,在营养顶端优势的作用下,会始终无节制的向上生长,甚至发生徒长现象,导致花芽分化异常,延迟产品上市;如果豇豆的徒长现象严重,容易滋生或感染病虫害。
因此,豇豆从出苗后就要开始防控徒长。豇豆苗期控旺,主要通过控水、控肥、和打尖管理来实现;一般情况下出齐苗后,可根据土壤墒情浇施一次发棵水,直至初花前十天,只要土壤持水量不足以影响豇豆生长发育,这个阶段不要浇水,以中耕保墒蹲苗为主。若持续低温或底肥不足,豇豆出苗后长势差,叶黄苗瘦,可使用黄腐酸钾或MS菌液养根,并配合适量水溶肥培养壮苗。
04、引蔓与打顶管理
当豇豆苗长至40~50cm时,需着手拉网引蔓。引蔓一般选择晴天的下午,枝蔓含水量较低,韧性好不易折断,轻轻将枝蔓引至网上即可,此后,豇豆的蔓须会自己抓架爬蔓。
当豇豆主蔓长出第一道花序的时候,需将主蔓花序之下的所有的侧枝与腋芽全部抹除,减少植株营分消耗,有利于主蔓健壮和第一道花序之上的侧枝分布,提升开花结荚能力。若保留第一道花序之下的侧枝,着生节位低,留给侧枝结荚的空间不足,会导致侧枝结荚低垂到地面上,增加滋生和感染病虫害的风险,以及在农事操作过程中造成踩踏。
豇豆为无限生长型,如果不加干预,植株营养始终供输给顶端器官组织生长,导致植株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延后。此外,也会造成子蔓孙蔓的迟缓,降低豇豆的开花结荚数量。因此,在主蔓长至1.5m高度时,开展主蔓打尖管理最为合适,不但可以消除豇豆的营养顶端优势,也可以促使养分回流,刺激植株从生理生长转向生殖生长,促成早开花结荚。
此外,对于第一道花序之上的侧枝,也需打尖管理,刺激产生更多有效侧枝,以增加产量。
05、初花期管理
豇豆初花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时期,关系到成荚数量与质量,也直接关系着植株的今后长势与丰产潜力;此期保持遵循干花湿荚的水肥关系原则,对豇豆优质高产非常关键。
所谓干花,是指在豇豆的开花阶段,保持较干燥的土壤环境。若土壤持水量较高,土壤湿度大,会导致豇豆根系吸收的水分过多,导致植株营养向顶端大量传输,造成花序养分不足,从而形成落花落果现象。土壤水分过多也会造成空气湿度大,花序花粉黏连影响授粉。因此,在初花期,只要不会因干旱造成生长异常,不要随便施肥和浇水。
一般情况下,为保障豇豆初花时所需的营养与水分,根据天气情况在初花的前10~15天,以实际墒情浇施一次促花水;同时结合浇水,给豇豆追施一次促花肥;等到初花成荚后,并且荚果长至4cm以后,再按需浇施成荚水和追施成荚肥。但切忌慎重施入酰胺态氮肥(如尿素、碳酸氢铵和氨水),以防止损坏根系。
06、盛荚期管理
豇豆从进入盛荚期,由于此期结荚量大,需大水大肥管理。但豇豆不耐涝,以小水勤浇,勿大水漫灌或久旱猛灌;也可根据实际墒情,每隔5~7天浇一次水,始终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即可,忌田间积水。
豇豆进入盛荚期后,除了追施第一次促荚肥之外,以后每隔10~15天追肥一次,防止结荚众多对植株养分消耗过大形成早衰。建议每亩使用15公斤的硫酸铵配以15公斤的硫酸钾加5公斤的过磷酸钙根施;同时,若遇长期阴雨天气也可使用50克的磷酸二氢钾+流体硼20克+适量微量元素水溶肥,兑水20公斤叶面均匀喷施,每隔7~10天喷施一次,保花保果的同时促进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
来源:会种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