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1、灰霉病
灰霉病是草莓生长发育中的主要病害,该病会直接危害花器和果实,一般造成果实病果率10%~30%,重者达60%以上,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草莓花器和果实,同时还会危害叶片、叶柄、花柄等。花器被危害发病时,花萼会出现针眼大的水渍状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斑点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之后延伸到子房及幼果,使幼果形成水渍状病斑并产生灰褐色霉层。果实发病多在青果上,果顶呈水渍状病斑,之后发展成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果湿软腐烂,干燥时病果呈干腐状,提早脱落。叶片发病始于叶基,呈水渍状小斑点,之后扩展成圆形、半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灰褐色大病斑,最后会使得叶片腐烂、枯死,发病后期易引起早期落叶。
发病规律
草莓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的春季就会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病菌发育适宜温度为18℃~30℃,最高32℃,最低4℃,最适宜相对湿度92%~95%,低温天气有利于该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防治方法
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增施有机肥料;利用夏季高温闷棚进行土壤消毒;采用高垄地膜覆盖,利用紫外线阻断膜抑制菌核萌发;一旦发病,应及时小心地将病叶、病花、病果等摘除,放塑料袋内带出棚外妥善处理,适当提高管理温度;收获后彻底清理病残体。在用药防治灰霉病时,要轮换用药或混配用药,避免重复用药。目前常用的杀灰霉药有腐霉利、嘧霉胺、啶酰菌胺等。
(二)白粉病
发病症状
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叶柄、花、花梗和果实。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叶背面出现白色丝状菌丝,后形成白粉;发病中期随着病菌的进一步侵染,形成灰白色的粉状微尘,叶片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形成叶片蜡质层;发病后期叶片褪绿、黄化,其表面覆盖着白色霉层。花蕾感病后,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开放。幼果期受害后,果实停止发育,不能正常膨大,严重时果实干枯、硬化,形成僵果。成熟果实受害后,果实表层有大量白粉,着色差并硬化,失去商品价值,严重时果实腐烂。
发病规律
草莓白粉病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为专性寄生菌,病菌可在植株上全年寄生,温度、湿度条件适宜时即可发病,温度在15℃~25℃范围内,相对湿度高于80%时,病害蔓延很快。基肥不足、土壤缺水、植株生长衰弱、浇水过多、氮肥过量、密度过大、植株徒长、光照不足、通风通气性差、棚内湿度过大、高温干旱或高温高湿交替出现等,均有利于病害发生。在保护地条件下,此病在11月至次年5月发病普遍,4月为高峰期。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以降低菌源基数;采用双行起垄移栽与全膜覆盖技术,以利于提高地温,缩小与棚室气温的温差;减少结露,增强光照,建立滴灌或膜下浇水的设施,若无膜下浇水设施,应科学用水,切勿漫灌,以“宁干勿湿”为原则,加强通风以降低棚内的湿度,在不影响草莓正常生长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延长通风时间,棚内理想的相对湿度是开花坐果期为60%左右,果实膨大期为70%左右。
化学防治
白粉病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因为白粉病一旦发生,很难根除,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在草莓生长前期可选用80%代森锰锌、75%百菌清、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草莓生长中、后期,白粉病发生后,可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0%氟硅唑、12.5%腈菌唑乳油、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等内吸性较强的杀菌剂进行喷雾处理。
(三)叶斑病
发病症状
草莓叶斑病又称蛇眼病,可由真菌、细菌、线虫引起。叶片发病初期为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为近圆形或长圆形,边缘为深紫红褐色,中央为灰白至灰褐色,稍有细轮纹,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湿度高时,病斑表面会产生白粉状霉层,后期病斑会产生很多小黑点,严重时叶片上病斑密布,以致干枯,影响叶片光合作用,植株抗病性下降,导致植株生长点变黑枯死。
发病规律
叶斑病病原菌在枯枝、落叶上越冬,第二年产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植株弱,氮肥多,高温高湿是发病条件。发病适温25℃~30℃,高温多雨、连作、灌水过量、人为伤口或虫伤多者发病重。
防治方法
在移栽或育苗整地前和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在塑料大棚膜、土壤、墙壁及架材等表面喷洒药物,进行消毒灭菌,并适当放风排湿。也可在夏季休闲期,棚内灌水,地面盖上地膜,闭棚几日,利用高温灭菌;同时加强栽培管理,防止土壤过湿,使用氮肥勿过量。进行药剂防治时,可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25%嘧菌酯(阿密西达)、异菌脲等交替使用。
(2)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
(一)蚜虫
蚜虫俗称腻虫,危害草莓时,多群居在心叶、叶柄、叶背等部位,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株的汁液。吸食处形成褪绿点,叶片卷缩,扭曲变形,植株生长衰弱。更严重的是蚜虫只要吸食过感染病毒的植株,再迁飞到正常植株上吸食,即可把病毒传播到正常植株上,使病毒扩散,造成更大危害。防治蚜虫,可利用有翅成蚜对黄色、橙黄色有较强的趋性进行诱杀,在30cm×50cm的黄色塑料薄膜上涂一层黏性机油,再将这种黄板插入草莓地就可以大量诱杀有翅蚜。也可利用银灰色对蚜虫的驱避作用,用银灰色的地膜覆盖大棚,防止蚜虫迁飞到草莓地。药剂防治可采用50%抗蚜威3000倍液,或蚜克1000~1200倍液,或来福灵2500倍液等药剂喷雾。
(二)红蜘蛛
温室大棚草莓生长发育后半期易遭受到红蜘蛛的危害,遇害植株矮化早衰,叶片变红褐色干枯,开花期受害,果子缩小硬化,畸形果增加,严重影响草莓鲜果的产量及品质,甚至绝收。防治上应贯彻“防患于未然,综合性防治”的方针。要改善生态环境,抑制红蜘蛛发生及蔓延。在花序初显时,喷施0.3。Bé石硫合剂预防。草莓生长期用1.8%农克螨乳油2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防治。采果前选用低残毒、触杀作用强的20%双甲脒乳油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防治,每次间隔5天,连喷2次。果实采收后,可喷800~1000倍、20%三氯杀螨砜加0.2。Bé石硫合剂或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防治。
来源:农业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