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着色状况是苹果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果品销售及生产效益,因而促进果实着色是苹果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影响苹果果实着色的因素
品种 品种不同,着色状况差异较大。如嘎拉系中,‘皇家嘎拉’较普通‘嘎拉’着色好,‘丽嘎’‘烟嘎’较‘皇家嘎拉’好;富士系中条红‘富士’较普通‘富士’着色好,片红‘富士’较条红‘富士’着色好;秦冠系中‘粉红秦冠’‘全红秦冠’较普通‘秦冠’好。因而选择着色好的品种种植不但可简化管理程序,减少劳动用工,而且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栽培环境 栽培环境中对着色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海拔高度、光照及夏秋季温度。一般随海拔的升高,气温年变幅缩小,果实糖分高着色好。苹果为喜光果树,光照充足,树体发育健壮,同化产物多,有利着色,夏秋季日平均温度低,夜温低,昼夜温差大,含糖量高,果实着色好。
栽培密度 栽培密度直接决定果园的通透性,光照情况的好坏对着色起决定作用。果实的色泽有黄、红两色。果实的底色是由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形成的,黄色品种幼果为绿色,成熟时叶绿素慢慢退掉,呈现出胡萝卜素的黄色底色。红色品种主要是果皮细胞含有红色色素(花青甙),这种色素是以光合产物为原料合成的,只有果实中的糖分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出现。因此,栽培密度过大,果园郁闭,光照不良,不仅影响光效能,也影响红色素的合成,造成果实着色差。
施肥 在供给苹果正常生长发育的多种营养元素中,对着色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氮、磷、钾、铁等元素。氮素过多时,易引起枝条徒长,叶片中含氮量高,导致果实贪青,着色差;磷是生长和光合作用必需的元素,在碳水化合物运输中起重要作用,缺磷时,叶片小而窄,果小色暗淡,无光泽;钾与新陈代谢碳水化合物合成、蛋白质合成均有密切关系。增施钾肥,可提高果实含糖量,对增进着色十分有益,铁与叶绿素形成有密切关系,缺铁时,近顶梢叶片变黄,有些有焦边,并逐渐开始落叶,影响树势,导致果实色泽不佳。
根系生长的影响 苹果的主要吸收根———毛细根分布比较浅,生长最活跃,对温差、湿度最敏感,干旱、高温、低温极易导致毛细根枯死,影响吸收养分及合成细胞分裂素的能力,不利于果实着色。
采收时期 果实着色与果实中糖分积累密切相关,只有糖分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果皮细胞含有红色素才会出现,而糖分积累与果实生长时间有极大的关系,是随着果实生长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早采则糖分积累不足,着色不佳。
(2)优质着色的措施
选择易着色品种 品种对着色至关重要,静宁果农对此深有感触,因而在苹果种植过程中对品种高度重视。根据静宁果区栽植表现,富士系中着色好的有‘岩富10’‘宫崎短富’‘烟富’系列、‘寿红富士’‘红将军’等。静宁果农在栽培中有一项很独特的栽培措施。就是对外调苗木,采用2次嫁接的方法,在苗木栽植后,立即选用着色好的品种进行嫁接。这一措施的实施,对于优化品种组成至关重要,正是因为这一措施的实施,保证了静宁苹果生产的良种化。据笔者前几年对外调苗木的山东、陕西等苹果主要产区调查,静宁良种化程度是最高的。另外,静宁群众对良种的选择也高度重视。在我国西北栽培普遍的‘秦冠’,引入静宁后,静宁群众进行了优化选择,其中贾河乡中堡村群众选择的‘粉红秦冠’最著名,多年来与‘红富士’同价销售,出现客商抢购现象。目前品种已引种到山东等地,在栽培界反响颇佳。雷达乡黎沟村黎巨峰选择的‘速红秦冠’,在脱袋1周后即可全红,有效地克服了‘秦冠’生产中青头现象的出现。
适地栽培 总体上,静宁是高海拔地区,相对于干燥的环境,很适宜苹果生长,是苹果适生区之一。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静宁发展成为全国著名苹果产区,与特异的环境有极大的关系。随着栽培经验的积累和对苹果认识的加深,静宁苹果栽培范围得以有效延展,已由发展初期的川台地向山区发展,栽培最高海拔达1 800 m,山区产的苹果比川区产的着色好。近年来,山区苹果售价较川区每公斤高2.00元以上,早就销售一空,而川区苹果销售有些被动。这一方面与川区发展较早、品种老化有关,更重要的是山区苹果着色鲜艳,卖相更好,因而山区苹果的发展在静宁受到高度重视,群众自发的在山地栽植苹果成潮流。
合理密度 栽植密度过大,果园郁闭,果实着色不良是静宁老果园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大范围的实施间伐,改型改造后生产效益有了明显改善,这引起了群众对栽植密度的思考和重新认识。静宁由于肥水条件所限,苹果栽培以乔化为主,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乔化栽培密植是没有优势的,密植情况下,极易封行,光照易恶化,对着色及品质提高非常不利,而稀植更有利产量、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在大范围内,静宁苹果栽培密度已由666.7 m2栽54株降到了33株左右。栽培密度趋于合理,果园的通透性得到了有效改善,所产果实着色状况大为改观。
配方施肥 在静宁果区,近年来苹果生产中复混肥、复合肥的大量施用,使苹果生产中施肥状况明显好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配方施肥的有效实施,克服了单施氮素肥料,导致着色不良现象。特别是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菌肥的大量应用,使苹果果实的光泽、色度、明显提高。今后应坚持增施有机肥,走配方施肥的道路,以进一步提高果实品质。通过持续不断的施用有机肥,将土壤有机质含量由目前的1%左右再提高1%,保持氮磷钾的施用比例1∶0.8∶1左右,将会促进果实品质有一个大的飞跃。果实着色状况进一步好转。目前苹果生产中突出问题是钾肥施量不足,虽然静宁黄土高原区为富钾土壤,但苹果是需钾肥较多的作物,适量补钾很有必要。
地面覆盖 降水稀少,干旱缺墒是静宁苹果生产中的最大限制因素,干旱常导致毛细根枯死,对果实着色很不利,静宁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覆盖为主的保墒措施,通过在地面覆盖一层砂石、杂草或地膜,对根系进行保护,促进了形成强大的吸收根群,增强树体吸收养分及合成细胞分裂素的能力,对果实着色非常有利。
适期采收 静宁苹果品种组成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发展比例失衡,早熟品种极缺,中熟品种很少,形成晚熟品种一统天下的局面,生产中早中熟品种不足一成,晚熟品种占到90%以上,这样的品种组成,导致生产中早采现象十分突出,大量的晚熟片红‘富士’,在9月下旬采收,供应中秋及国庆市场。早采不但直接影响产量,更重要的是导致品质下降,着色不良,含糖量下降,对静宁苹果品牌构成极大威胁,因而适期采收是静宁苹果生产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一般10月中下旬采收的果实比9月上旬采收的果实可提高一个级别,着色会更鲜艳,品质会更高,生产中早采现象应避免。
套袋栽培 静宁苹果生产中提倡全套袋栽培,但在葫芦河流域的城川、威戎、古城、甘沟等乡镇,由于栽培面积较大,有相当数量的果园仍进行光果管理,无袋栽培必然增加果园用药次数、用药量,会增加果实中农药残留量,不利无公害生产。虽然近年来,光果市场有所复苏,光果由于浴光时间长,含糖量较高,品质较好,但栽培技术很不完善配套,有待进一步探索,套袋栽培仍是主流,套袋果果面细嫩、光洁、着色鲜艳,农药残留低,食用更安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套袋果在摘袋后配套措施要跟上,以促进果实着色。摘袋后,先摘除贴果叶、遮光叶,三四天后将果实阴面转向阳面,增加着色面积;地面铺设银色地膜,改善冠内、冠下部光照条件,提高下垂果的着色面积。
来源:北方果树